9 第 9 章(2 / 5)
杨蔓娘说这话,倒不是胡吹大气。
现代人说起大宋朝,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弱宋”,想到后期南宋的金兵南下,想起岳飞秦桧。
但是,北宋的民间经济实力,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强盛。
陈寅恪先生就曾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引领世界的水平,甚至是中国历史的最高峰,城市化水准达非常高,甚至到了百分之二十二。
在这方面,同一时期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相比。
也是因为这空前鼎盛的经济状态,才造就了各种小报的产生。
还有雕版印刷技术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到如今更是飞速改进至成熟。
大宋朝廷是十分重视教育的,除了国子监和六大书院以外,还有不少的民间书院和私塾。
而涉及到教育,必定需要大量的教材,自然需要大量的印刷。
所以,朝廷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鼓励民间私自印刷四书五经一类的教科书。而且,刻书售卖是可以获利的,这大大的刺激了商人印刷的积极性,印刷工匠的水平也渐渐成熟,也正因此,雕版印刷成本不高,民众也能因此获利。
所以,书籍的成本自然很低,加上市井民众的积极性高,没有什么政治压力,朝廷也支持,所以大宋的文化创作环境非常轻松自由,各阶级知识分子各说其词,市井民众也时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也就造就了独属于宋代人的市井文化,这也为各类小报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受众群体。
汴京城的酒肆茶楼,经常能看见卖报的小经纪,就比如杨蔓娘所在的矾楼,也经常有客人打发闲汉帮自己去买市井小报。
而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
汴京城本地人,加上驻军和流动人口,将近两百万。
除了朝廷的邸报以外,各类的小报也有十六七家。
《小报》,《李氏小报》,《新闻》,《向家小报》,《朱雀门小报》等等。
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
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小报相比于邸报,内容并不严谨。
很多都是小道消息,要不就是胡编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