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活在当下(1 / 4)
人们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死亡也只是存在于假想中的课题。
就这样,原本以为罗列遗愿清单只是为了避免遗憾,殊不知,事实上,人们是在依靠它回避死亡。
遗愿清单越长,越是代表我们想象中自己还有很长时间去完成。
然而,如果要减掉清单上的愿望,就会让我们的否认机制受到微妙的损害,因为这代表着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严峻的现实:生命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每个人都会死去,而且大多数人不知道死亡将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
事实上,每过一秒,我们都向死亡的终点又靠近了一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人会活着离开人世。”
-----------------
在近两次的催眠回溯中,朱丽是她作为空军时候的妻子,秦珊是她作为孩童时候的姐姐,而成华这个现世情人则是她的父亲。
李乔觉得很有意思。
关于朱丽,一次在李乔和她讨论去哪里旅游时,她提到了“遗愿清单”。
朱丽说:“这个词相当有意思。”
李乔也觉得,确实是挺有意思的:究竟要怎么完成什么“愿”望才能让我们不留“遗”憾呢?
人们常常在最亲近的人过世的时候会思考到自己的遗愿清单。
美国有个艺术家,在29年的时候把新奥尔良的一处公共外墙改造成了黑板,并留下了一道填空题:“在我离开世界之前,我想——。”几天之内整堵墙就被写满了。
人们写下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我想跨过国际交期日更线;我想为百万人们唱歌;我想做百分百的自己……很快,这个创意传遍了全球,各地衍生出上千处相似的墙壁:在我离开世界之前,我想和妈妈和解;我想做一个好爸爸;我想去跳伞;我想改变自己,也为别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李乔不知道人们有没有遵照愿望去行事,就在她的工作中观察,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维持了短暂的觉醒,探索一下自己的灵魂,又在清单上加多几条愿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们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死亡也只是存在于假想中的课题。
就这样,原本以为罗列遗愿清单只是为了避免遗憾,殊不知,事实上,人们是在依靠它回避死亡。
遗愿清单越长,越是代表我们想象中自己还有很长时间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