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孔子还乡留圣迹(1 / 1)
在夏邑县北七公里,座落着一处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只见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结构精巧的飞檐斗拱,造型美观的红色廊柱,绚丽多姿的彩绘、还有四周石质台基和回廊栏板,完全是按照中国孔庙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并且还沿袭了的只有孔庙才能使用如皇宫一样的琉璃瓦。其典型的特征,在偏居一隅的乡村里,格外显得金碧辉煌,肃静威严。
这里就是全人类永恒的导师、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至先师圣孔子多次还乡祭祖的地方一一孔子还乡祠。
其先宋人也,食采邑于栗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这一文中“其先宋人也”,明确告诉我们,孔子的先祖在宋(今河南商丘),那么,孔子又与夏邑有哪些渊源呢?且从宋国国君微子启说起。
周朝初年,微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朝旧都商丘,并建立宋国,爵位公爵,成为周朝时期的宋国开国之君。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继位。传至第四代弗父何时,弗父何本该继位,但他却让位于弟弟鲋祀,即宋厉公。鲋祀封弗父何为世袭公卿,食采邑于“栗”,即今夏邑县。
自弗父何在“栗”定居后,生宋父周,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此时的孔父嘉不仅是世袭公卿,而且还任职宋国大司马,掌握着宋国的军权。协助宋殇公连年征战,立下许多战功。孔父嘉他有一位容色美艳的妻子,没曾想这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公元前711年的一天,身为太宰位及“六卿”之首的宋国大贵族华父督,在一次去栗邑的途中,偶遇孔父嘉的妻子魏氏,目迎她从对面走过来,然后回头从后面盯着她走过去,贪恋美色的华父督感叹的说了一句:“既美丽,而又光彩动人。”也就是这句话,华父督每每想起,垂涎三尺,一心要占为己有。一年后,华父督为达到目的,编造谣言,设计杀了孔父嘉,抢夺了他的妻子。
孔父嘉即孔子六世祖,他死后,其子木金父被降级为士,也免除了享受世袭公卿的待遇。木金父生子祈父,祈父又生孔防叔,孔防叔就是孔子的曾祖父。这时,宋国又起战乱,为防不策,孔防叔决定逃奔到鲁国避祸。
孔防叔奔鲁后,生子伯夏,伯夏的儿子名叔梁纥,也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武力绝伦,以勇力著称,任鲁国陬邑大夫,是鲁国出了名的勇士。他先娶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一直无子,面对无后的现实,叔梁纥又娶了一妾,终于生了一子,起名孟皮,然而孟皮先天有足疾,是个跛子。身为鲁国勇士陬邑大夫的叔梁纥,当然对这个残疾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很不甘心,于是又向当地的颜家求婚,欲再纳一妾。在颜家父亲的游说下,其三女儿颜徵在答应愿意嫁给叔梁纥。就在叔梁纥六十六岁时,迎娶了颜徵在,颜氏终究不负众望,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降生了一个伟大的生命,这就是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病逝,孤儿寡母的颜徵在,在陬邑备受冷眼,为了生存,颜徵在带着孔子来到鲁国国都曲阜的阙里,定居后,她既要维持生活,又要教育儿子,不可避免地带着年轻寡妇凄凉的沉重心情,积劳成疾,终于在三十几岁时溘然而逝。
失去母亲后,孔子只身一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谋生、学习和奋斗。由于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十六七岁的他,已是鲁国家喻户晓、颇有名气的博学之士了。孔子在他三十岁时,开始广招学生,创立私学,打破了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垄断的格局。这是孔子一生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当然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孔子游列国,祈先还栗邑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寻求治国平天下的机会,离开了鲁国,走上周游列国的慢慢长路。先后经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十几年的时间都在这一圈内生活游历,当然也少不了到宋国栗邑祭祀他的先祖。
栗邑是孔子先祖食采邑之地,也是孔子的故乡。因此,孔子对宋国是情由独衷的,他多次到故乡考学殷礼,还在宋国认识了一个女朋友亓官氏,并迎娶了她为妻。由于他的几代先祖均葬于栗邑,孔子时常还乡祭祖扫墓。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乡这一圣迹,在此地兴建了“还乡祠”以表纪念。
河南大学高培华教授在22年曾发表文章进一步解析,孔子还乡不仅是祭祀祖先,在弱冠之年前后,他曾有数年生活于此。请看《礼记儒行》开篇问答: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孔子晚年自述,少年居鲁,穿鲁国流行的袖子宽大的衣服;长大居宋,戴宋国流行的“章甫之冠”,此乃入乡随俗养成的服饰习惯。由此看来,“长居宋”应当在弱冠之年前后。一个人穿衣戴帽的习惯,成为终身不改的积习,没有三年五载难以养成。这一孔子居宋新解,无疑为研究孔子还乡的意义步入更深一层。
至于孔子还乡祠始建于哪个年代,是以无考,查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夏邑县志-地理志》仅有记载:“还乡祠位于县北十五里,说者谓孔子还乡祀先,后人思而立之。”明天启四年(1624年,山东右参政陈陛在《重修还乡祠记》中写道:“夏邑即古下邑,宋地也。而夫子自言'丘也,殷人也'。故还乡有祠,杏坛有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夏邑知县、曲阜人孔繁洁撰《重修还乡祠》云:“我祖发祥于鲁,实肇基于宋,夏邑在宋地,先代世为宋卿,食采于斯,此省墓还乡之所由来与欤!故后人建祠以祀之。”
结合上述志书和碑记的描述,孔子还乡的地方叫还乡里,现更名为孔祠村,隶属夏邑刘店集乡。民国九年(192年)《夏邑县志》也有所记,孔子还乡祠的建筑仿孔庙之制,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左右两侧基本呈对称式,整个建筑曾有一壁、四门、一坛、两庑、碑林、两殿、一厅。宋真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由曲阜到此定居,对孔子还乡祠修复扩建。金代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清代又增建崇圣祠。可见当时还乡祠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
到了民国末年,原来的孔子还乡祠建筑,历经数代风雨,早已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再加连年频发战乱,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的几间破屋倒塌,还乡祠彻底灰飞烟灭,故址上仅余残碑数通,片瓦只砖。
1993年春,为弘扬孔祖文化,夏邑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孔子还乡祠”这一圣迹。此决定得到了广大群众及有识之士的热烈拥护,纷纷捐资。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莅临夏邑考察后,特意捐赠1万元及孔子行教大铜像一座。1995年,在孔子还乡祠遗址上,初步建成棂星门、大成殿、碑林以及仿古围墙和护祠河等,修复后的还乡祠古朴典雅、雄伟大方,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孔子还乡祠大门,如同进入宫殿一样,金壁辉煌,碑碣林立,亭台殿阁,古柏参天。沿青石甬道前行过了孔子行教像,便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壮观,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先祖塑像。孔子行教像东侧即是碑林,现存有两通经修复的古碑,碑身损毁严重,碑文残缺难辨,地上几块雕龙纹饰的碑首和数块古殿柱础和门当静卧在土中。碑林前方一通新刻宽大的卧碑,正面雕刻的是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亲笔题写的“还乡祠”三个楷书大字,背面则记载着重修孔子还乡祠的史实。
二千多年的时光荏苒,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当地一位诗人写道:“还乡问祖启圣心,遗冢千年共此寻。设学杏坛知殷礼,焚香明烛祭疏林。祠前仰对先贤像,路口犹闻车毂音。世事沧桑浑作梦,几人俯首认碑阴?”
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还乡栗邑的圣迹,仍在其先祖采邑之地久放光芒。也正是孔子还乡祠的存在,真实记录了圣人的思想文化传播方向和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