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裨补阙漏(1 / 2)
皇帝李治这回风疾好转之后,愈发勤政起来,耒耜之事免不了斥责一番,可以想象的是,准备这一把豪华版耒耜的官员前途堪忧了。
换回了正常的耒耜,李治就要下场耕地了,李弘也不能闲着,鼓励农耕是国策,皇帝推了九趟地,你还能比皇帝推地少吗!
没啥说的,翻地呗。
耒耜只是个小插曲,皇帝亲耕藉田之礼后,很快就在一次朝会之中发了怒,斥责侍臣们不进贤才。
场面一时非常安静,全场落针可闻,群臣没有一个说话的,李弘做着本职工作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吏部侍郎(司列少常伯李安期上前答道:
“天下不是没有贤人,也不是群臣敢于埋没贤人。近来公卿若有所推荐,好进恶言的人已指责为结党营私,失意的贤者尚未得到进用,在位的举荐者先已获罪,于是各人赶忙闭口。陛下果真能诚心诚意对待臣下,有谁不愿意推举所知道的贤人!这个问题关键在陛下,不在于群臣。”
李安期没说假话,以当前的政治生态来说,举荐者和被举荐者是天然的朋党,天生具有同样的政治标签。但也没他说的这般夸张,通常被举荐者会因为恩主的存在而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比如前朝贞观年间的名相马周,就是被举荐起来的。否则那些宰相权贵的府前,哪会有那么多想着投递文集和干谒诗的士人。
哪怕不能被直接举荐,能扬名也好啊,毕竟机会就那么多,你不去抢就被旁人抢走了。
此外,本朝虽然扩大了科举制的资格范围,但录取人数依旧非常少,而且还是非糊名考试,虽然近乎一年一榜,但每年进士只有约二十人,以明经为主的诸科也不过百余人,这对于整个大唐的治理来说显然是不足的,是以传统的举荐、恩荫仍旧保有一席之地。
即便是皇帝本人也不能说李安期的话没道理,李治只能表示欣然接受,并表示希望群臣都要写奏疏,陈述朝政的鄙陋欠缺之处,用以裨补阙漏。
这算是自贞观朝开始的老传统了,最开始的时候还会有武将去找李二凤抱怨说不知道写啥,李二凤表示他又不会因言治罪,想写啥写啥,但就是不能啥也不写,憋也得憋出来几句。
到了本朝,长孙无忌掌权期间,李治也发出过这方面的诏令,然后发现根本就没人写,呈上来的奏疏全是歌功颂德的。这自然是有问题的,但在长孙无忌口中就变成了一切安好,官员尽心尽力、百姓安居乐业,就差发明出一个“众正盈朝”了。
群臣都要写,李弘自然也躲不掉,下朝之后,李治还特意把李弘叫到身边耳提面命了一番,让他好好思考奏疏怎么写,慎重对待,有什么不懂的及时去问戴至德。
戴至德是接替于志宁的人选,去年年底,皇帝正式批准了于志宁的致仕,戴至德由此从地方刺史又转为京官。如今为中书侍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戴至德加同三品衔入政事堂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能被李治这般看重,戴至德的出身也不简单,他原是名相戴胄的兄之子,后来被过继为戴胄的嗣子,可以承袭爵位的那种,本身也是既有才华又有胸襟之人。
话说回来,直到现在,朝堂中的主力依旧是贞观朝发掘出的人才,也不怪皇帝急着要大臣们举荐贤才。
在历史上,高宗朝的不少宰相在史书上的记载称得上只有名字,连几件值得书写的事迹都找不到,到了高宗离世时,因为各种缘故宰相的人选更是发展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群相制形同虚设,直接导致了裴炎一家独大,为一代女皇的崛起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高宗朝的人才选拔之差可见一斑。
而在军中更是如此,本次攻打高句丽,领头的人选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老将,即便是薛仁贵这种算是中青一代的领军人物,其实也是贞观朝被发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