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6)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难倒他了,他没想到皇上会跟他讨论关于食用油的事情,事先根本没准备。
他对宋代的食用油的情况也不是十分清楚。
但想到后世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大豆油,猪油反而基本没人用。
于是试探着说:“姑祖父,不如改用豆油?”
“胡说!”仁宗皇帝板着脸道:“豆油乃腥臭之物,只可用于照明,怎能让人食用?”
啊?宋代人这么讲究的嘛?
黄青直接懵了,心里直吐槽:真是穷讲究,越穷越讲究。连油都吃不起了,还嫌这嫌那。
其实这是他相差了。
宋人之所以没普及豆油,主要还是压榨工艺太落后的原因。
大豆比较坚硬,以现在的压榨手段很难大规模制出好油,所以豆油才没能成为主流。
但已经有不少人在吃豆油了,比如苏轼就曾在《物类相感志》中写道:“豆油煎豆腐,有味。”
这个“有味”,是有滋味,味道好的意思。
不过除了老苏这个吃货,吃豆油的人真不多,不然南宋罗愿也不会说:“凡菽苎菜草子皆有膏油,但可照灼,至服食须麻膏。”
菽即是大豆,他认为豆油可以用于照明,食用的话则需要用芝麻油。
黄青不清楚这些,打算回去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豆油的味道,豆油他从小吃到大,也没感觉豆油腥臭难吃啊。
仁宗皇帝也没指望他能给出什么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这问题只能他回去头疼了。
正好也到了用饭时间,仁宗皇帝把黄青留下吃饭,这时一直在不远处跟皇后娘娘闲聊的黄袁氏,不停的在给黄青使眼色,提醒他别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黄青怎么会忘呢,他今天就是为了给邕王兖王上眼药来的,只是刚才一直被皇帝逼问,没来得及说罢了。
趁着传膳之际,黄青让人把提前点燃的煤炉子拎了进来。
“多谢内官。”
黄青向这位叫李宪的内侍黄门道谢,当着皇帝的面,硬往人家怀里塞了一块金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