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汝剑即汝佛(1 / 3)
“是这个道理。”
对于梁瘦民这个说法,苏彧还是认可的,也多少有些感悟。
苏彧虽然学问低,但修行精深,还是能识得好歹,梁瘦民能有这番见解,可不是什么掉书袋子,由儒入道的书生不少,这位老儒恐怕修为不浅。
“老者高龄?”
道不言寿,释不言姓。
苏彧这样很不礼貌,但梁瘦民不介意,他以儒生自居,自然不在意这些,只是抚须笑道:“不敢称高,虚活184载而已。”
“结丹?不太像。”
如果梁瘦民是结丹期的修士,苏彧不会没察觉到,毕竟面前这位并无真气,梁瘦民含笑摇头,说道:“非道也,佛也。”
“难怪。”
金丹大道讲究性命双修,而修佛讲究去命归性。
因此,道家结丹之后,命功雄厚,先天一炁如同夜空中的火球,无比耀眼。哪怕有藏身的法门,对于苏彧来说,也不至于看不出门道来。
而佛家舍利子后,却将一切命理收纳于舍利之中,本身躯体已成虚相,外在不会有丝毫气息泄露,所以苏彧看梁瘦民,起初只认为是普通的老儒生。
苏彧谈兴不高,但梁瘦民却很感兴趣。
他向苏彧问道:“苏真人认为佛道两门,孰优孰劣?”
苏彧瞥了梁瘦民一眼,复述着课堂上的丹道源流:“金丹大道乃万法正统,自长生革命起就有公论,而佛门自宋以来,千年间几无进展,到了近代才有一批高僧出世。”
“而金丹大道,上承《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道德经》、《列子》、《庄子》等道家之精华,自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起始,到张伯端著《悟真篇》丹道于宋元之际蓬勃发展。”
“至嘉靖年间《性命圭旨》刊行于众后,可谓数千年大道栽培,终于开花结果。”
“《太乙金华宗旨》刊行,可谓直指丹道根本。”
“前人尽说奥妙。”
“国师传下张至顺道长的《炁体源流》,也意在为后人修道省去数十年探访之功。”
“炁化三清。”
“体能载道。”
“源为先天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