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江湖,我来了(1 / 4)
172年,熙宁五年,七月,洛阳
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风光如画,游人如织。盛夏时节,漫步洛浦,凉风习习,似秋风扑面,暑气顿消。
黄昏已至,夕阳的余光洒在洛河之上,岸边的民房大部分都已升起炊烟,鸡叫与犬吠,孩童的打闹声,各家锅碗瓢盆撞击声,商铺的叫喊声给洛阳城内添了颇多生气。
北临洛河东靠长夏大街的道德坊中坐落着一座三进四合院,院子坐北朝南,南墙东面开着一道广亮大门,四个门簪挂着一副牌匾“宋宅”,此时宅内东南角房间内正有一道清朗的老者声音传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宋家东南角的私塾内一名留着花白山羊胡的老者,两眼微微眯起,左手持书,右手背在腰后在房中书桌后来回踱步,摇头晃脑的沉迷于《论语》之中。
书桌正前方放着一张小书桌,桌后坐着一名四十左右的中年妇人,怀中抱着一名三岁男童,男童脑袋正跟着老者读书节奏上下晃动。
妇人双目温柔的看着怀中的男童,调整了一下姿势让男童睡得更舒服一些,一手环抱男童,一手轻抚着男童脑门,抬头轻声对老者说道:
“辛苦丁先生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稍后到账房将这月学资结于你。”
丁先生闻言站住,将手中书本合住放于桌上,整理衣物后右手四指并拢拇指朝上,左手比六抓住右手拇指,躬身弯腰对着妇人做了一个叉手礼,口中回道:“是,谢过杨妈妈!”
杨妈妈转头朝门外叫道:
“宋管家,带丁先生去结算这月学资。”
门外走进一位大概三十七八的男子,他嘴边留一圈留着胡须,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老成一些,身着一身粗布灰袍,进屋后先对杨妈妈行了一礼,再转身对丁先生行礼,嘴上同时说道:
“丁先生请跟我来。”
说完再对着杨妈妈行了一礼,弯腰伸出手请丁先生随他一同出门。
杨妈妈待他们走远后抱起男童向门外走去,出门是宅中东南角院,可以放置宅中坐轿与马车。屋外天色已经发暗,院内的灯笼已经点火挂起。
杨妈妈抱着男童朝西穿过第一道小门路过照壁,右手边的照壁上雕刻着一幅图案:一个大盆内插满月季花,除了照壁四角,图案铺满了照壁其余地方,寓意“四季平安”。左边是还敞开的广亮大门,门外有行人三三两两带着农具朝家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