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孙坚不讲理(新书求收藏)(1 / 4)
孙策与糜氏一行人距离下邳还有五日路程时,黄巾军终于包围了下邳城。
是的,孙策等人从下邳出发到东海,“磨蹭”了几日,又从东海赶回来,一来一往将近一个月了。黄巾军终于慢悠悠地赶到了下邳城。
虽然孙策遇到糜贞时在下邳左近,但是糜氏商队遇袭的地方却离下邳不算近,也有着两三日的路程。糜贞他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又东躲西藏了数日,方才出现在了下邳附近。
即便是这么说,黄巾军的效率也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的。
黄巾军以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为尊,然后是神上使、大方渠帅、中方渠帅和小方渠帅。
黄巾传道时,从河北开始,因此河北信众最多。黄巾起事时,原本计划是内应打开城门,直扑洛阳,所以徐州扬州等地的将领大都带人去了洛阳。所以黄巾军起事以冀州和汝颖两地军势最胜。
此时徐州等地黄巾均是一些中帅小帅了,彼此谁都不服谁,好容易推举了个破落豪强起家的头领张闿出来,又为黄巾军何去何从犯了难。经过一番商量,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想去东海去攻打以糜氏为首的豪强,去劫掠财货;一派想攻打下邳,直扑郯城,杀了郡守和刺史。
虽然从战略目标来说,后者明显是对的,可是此时黄巾军大都是些穷苦百姓,懂得什么战略目标?自然是抢钱抢粮抢女人更带劲。
本来两派相持不下,却因为第一派的小帅被祖茂一刀杀了,势力渐渐处在了下风。而且从下邳城逃出的人带来的消息称下邳县令已经弃城而走了,城中只有一个县丞在守城,兵士都是新近招募的。于是在张闿一番斡旋之下,才终于把部队拉到了下邳城下。
此时,距离孙策等人离开下邳已经近一个月,而糜氏的援军还有五日也就要到了。
孙坚此时正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城外黄巾军混乱地扎营接寨,不禁叹了口气:“若是我有五百骑兵在此,何须在此守城,早就把这些贼人杀翻了。”
孙贲虽然极佩服孙坚的勇力,但是也有些不敢置信:“叔父,敌军当有五六千人,便是再精锐的骑兵又如何能以一当十?”
祖茂在旁边笑道:“伯阳公子未经历战阵,不知道军阵的变化。两军对垒,并非是把敌人全部杀死才算获得胜利。一般军阵伤亡不到一成的时候,军队就已经溃败了。哪怕是像武安侯白起、淮阴侯韩信这样的名将,军队战损超过两成而不溃败的案例也是没有的。”
孙坚笑道:“大荣,你不妨与伯阳多说一些,我看他这些日子紧张得连觉都睡不好。”
孙贲脸上一红:“伯阳无知,让叔父看笑话了。”
祖茂继续说道:“伯阳公子何必过谦,你能留下来守城足以见得你的勇气了。这几日探马回报,敌人四面围了一两千人,合计约有五六千人。而我等决堤之后,四面百姓多涌入城内,守城士卒经过招募已经有一千五百之数。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此时守城力量已经充足,伯阳公子大可不必担忧。”
孙贲点点头:“怪不得招兵到一千五百人时,叔父说人数已够,要加紧操练,不必招募了。”
孙坚却没什么喜色:“可惜,全城马匹搜集起来不过三百匹之数,善战的骑兵也不过二百人。不然,又怎么会憋屈地在这里守城呢?”
祖茂宽慰道:“文台,我等可以从容做这些准备,已经算是老天开眼了。”
被祖茂这么一说孙坚也释然了不少:“是啊,多亏了黄巾军拖延至今,我们才能有这般守城的信心。伯阳你看,兵法讲究围三缺一,乃是放一条生路动摇城内军心。可现在贼兵四面围城,反而坚定了城内兵士的信心。而且敌人仓促之间,连攻城器械都未曾准备,正在紧急赶制。由此可见,这城是断然不会丢的了。”
孙贲问道:“如叔父所言,我等可有在外与敌人野战的实力?”
祖茂在旁说道:“伯阳公子忘了我刚说的么?五则攻之。如今敌军数量五倍于我,守城有余,出战是万万不可的。”
孙贲连忙道:“贲糊涂了,多谢祖叔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