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去蜀(1 / 3)
李白成渝干谒不遂,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认真反省,更加发奋图强,为下次干谒漫游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他脑海里不断浮现苏颋“文采可观,而风骨未成”,李邕“下里巴人之曲,桑间濮上之音”的评价。所以,成渝出游回来后,李白就在匡山大明寺借住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还有剑术。
匡山大明寺离青莲乡不远。寺外山峦重叠,远处如淡墨轻染,近处如浓墨重彩。寺内殿宇耸峙,回廊曲折。大明寺香火很甚,朝山的香客往来不绝。在寺后西侧有一处禅房,“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便是李白的读书处。
李白善于闹中取静,巧于安排时间。每当曙光初照,晨钟始鸣,他便拿起龙泉剑,来到大殿前的场子里练习,直到和尚们做完早课,方才停止。每当夜色四合,暮鼓三通,大殿西侧的客房窗上便照例透出灯火,随即传出琅琅书声,直到和尚们做完晚课,还不休息。白天李白很少出门,一切生活之事都由家僮丹砂办理。
李白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况且匡山风景秀丽,怎么能错过。李白经常在苦读一阵子书后,便给自己放个假散散心,和丹砂一起,带上心爱的大黑狗,翻山越岭,寻幽探胜。他们跑遍了匡山上下,还攀上绝顶去访道求仙。匡山绝顶,因高出诸峰之上,故又有“戴天”之称,戴天山有一戴天观。传说观中有一老神仙,已经百岁有余,登山越涧如履平地。李白没有见到这位老神仙,却见到一个小道士,年纪和他差不多,就是元丹丘。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朋友。此后不是李白到戴天观访丹丘,便是丹丘到大明寺访李白。两人似有三生之缘,一见订交,即成为终身挚友。
开元十二年(724的春天,李白在大明寺隐居读书差不多三年时间,大鹏的羽翼渐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谒诸侯,历抵卿相”,二十四岁的李白没有忘记与老师赵蕤的约定,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时李白出落得一表非凡,个子虽不算高大,但却是昂首天外;身躯虽不算魁伟,但却是潇洒出尘;容貌虽不算俊美,但却是神清气爽;特别是两道高耸的剑眉,一对炯炯射人的虎眼,使他更显得英姿勃勃。腰间佩着一柄三尺龙泉,手中牵着一匹银鞍骏马,旁边丹砂挑着一副藤制的轻便书箱相随。李白虽有凌云之志,想到辞亲远游,就要离开生活近二十年的故乡匡山,依然有难舍之情,随即写下《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
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
人间归晚带樵随。
望云客倚啼猿树,
洗钵僧临饲鹤池。
莫谓无心恋清境,
已将书剑许明时。
李白去蜀途中,重游峨眉,竟在山中盘桓累月。因为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位高僧,两人有一段缘法。高僧是怀一长老,是陈子昂的故人,两人是刎颈之交。怀一见李白才器不凡,颇为赏识,尤其是知道李白对陈子昂的倾慕之情,更使长老感到欣慰,于是将珍藏的《陈拾遗集》十卷赠送给李白的。从此,李白便在山中研读陈子昂诗集。直到秋天,李白才离开峨眉山。那是秋天的夜晚,天高云淡,月明星稀,半轮山月倒影于青衣江中,仿佛随着江水流向渝州。李白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