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族(1 / 2)
端肆其实不姓“端”,而是姓“由”,“由”这个姓氏,一说是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是从晋国到秦国任宰相的“由余”,另一说是出自同时期的楚国,是楚国的王孙“由于”,还有一说是出自楚国的大将军“养由基”,跟据考证,这三位先贤的后代都有以“由”为姓的。
“由余”和“由于”这二人端肆所知不甚详细,只晓得前者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上卿,秦穆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其人居功至伟。而后者能够载于史册的莫过于“以背受戈蔽昭王”了,但是“养由基”的故事相信大家从小人儿书上都能看到。
养由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著名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后羿和宁缺,与更羸、甘蝇、飞卫、纪昌、李广、黄忠、长孙晟、王伯当、薛仁贵、王舜臣、花荣、哲别、郭靖、移相哥等人齐名的神射手。
在《战国策·西周策》中有关于养由基的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而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这两个成语也正是出自这里。
相传此人膂力过人、能开硬弓,射出的箭矢可以洞穿七层甲胄,且伤敌都是一箭毙命,遂号称“养一箭”。
至于说端肆究竟是哪位先贤的后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他自己了解,现代“由”姓家族大多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时候从“小云南”迁到山东的。而这个叫“小云南”的所在其实跟现在的yn省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闹了半天就是《苏三起解》中唱到的sx省洪桐县的一处叫大槐树的地方。
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时,当时的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因为连年的战乱以至人口凋敝,已经快成无人区了。所以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民生,采取了“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以此类推这样的政策,从山西等地向这一带移民,于是才有“由氏”兄弟二人移民至山东,后来逐渐开枝散叶。
秦国上卿“由余”的祖辈原本是晋国人,跟山西还算沾点儿边儿。而“由于”和“养由基”都是楚国人,在南方。端肆怎么看自己和家人的身材相貌都是典型的北方人无疑,由此推断,端肆觉得假如他们家一定要傍上一个有名的老祖宗,也应该是选秦穆公的上卿“由余”比较靠谱儿。
端肆不止一次听家里的长辈说由家祖上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对此端肆却不以为然,就拿“由”姓来说吧,倒着倒着就倒出三先贤。而且历史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名人传记,没点儿字号的谁给你传记?你看现在的姓氏起源还是追根溯源什么的,谁们家的祖上不是大人物?
在端肆的家族内部,还有两个传说。其中一派的学者认为:由家的祖先原本姓“田”因为避祸所以改名换姓逃亡在外。但是换个什么姓儿好呢?思来想去,就决定就在“田”字的上面出个头,姓“由”,意思希望早晚有一天能有出头之日。
对于这种说法,端肆给予的评价是——其寓意还是比较积极的,其内容却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假如确有其事的话,端肆不禁要问一问了,他们由家的先人到底惹了多大的祸啊?这都过了多少年了?到底出头没出头啊?什么时候才能认祖归宗呢?
至于另外一个传说,端肆则更是嗤之以鼻。另一派的学者则认为:由家先祖只是临时姓过“田”而已,其实最早是姓“朱”,乃是明末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后代,再往上论都能论到朱熹那儿了。从这一点上看来,这一派学者的思路倒是和太祖爷朱元璋出奇的一致。然后此处回到说法一,详见上文。
虽然端肆对这种说法非常不屑,但仔细一想,觉得这种说法从逻辑上还是说得通的。结合说法一来看,由氏先祖是为了避祸而改姓的,那么他们究竟惹的是什么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