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殿试(2 / 3)
左右一众禁卫手持骨朵金幡,巍然肃立,三百贡士在宫人的陪同下穿行于重重殿宇之间,经过一段甬道,方才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崇政殿。
在鸿胪寺官员的指引下,贡士们依次入殿站好,杨文昭在前,其余四名在后。
殿上燃着檀香,左右两厢中传来典雅悦耳的宫乐,贡士们看着殿内的凋梁画栋,金碧辉煌,一时间都有些恍忽。
丹陛前站着几十名官员,一个个都身着大红官袍,腰缠金银玉带,见此,卫辰也是不由地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人,不是阁老尚书,也是侍郎学士,跺跺脚,整个大宋都要抖三抖。
几十道威严的目光扫来,这一刻,不少新科贡士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内心忐忑不安。
待所有人站定,两厢乐声大作,黄钟大吕、编铜钟磬相伴而奏,声彻九重,荡涤人心,殿中的官员和贡士无不神情肃穆。
就在这礼乐声中,大宋天子赵桢身披龙袍隆重登场,所有人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时,只听丹陛上一个尖锐的嗓子喊道:“临轩发策——”
而后便见首辅梁适拾阶而上,天子亲自拿起裁刀,将黄桉上的试题开封后,授予梁适。
梁适接过试题,转身面对众人,沉声宣布殿试开始。
说起这位首辅,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其父梁颢是状元出身,为翰林大学士,本来可以承父荫入朝做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梁适在景佑元年考取进士。其兄梁固也是状元出身,巧的是他和范仲淹同时考中进士的考生,不过梁固英年早逝。虽然“状元父子“双双早逝,梁适却带领家族走向繁盛。
在宋代,大家都非常清楚“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他们文章、诗词都是一绝。但很少有人知道“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
之后,鸿胪寺官员将贡士们引到崇政殿左右两廊,间隔就座。
每张桌桉上都有考生的名字,桌上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也可以带走,算是天子的赏赐。
杨文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撩衣袍,端正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然后双手将发鬓朝上一拢,正发冠,整衣袍,再将双手按于膝上,目光平视前方。
不止杨文昭一人,其余考生皆是如此,这番礼仪规矩从蒙学时便开始学起,每个考生做起来都如吃饭喝水般自然。
不多时,官家对着身边的太监低语一番,随后,内侍高声说到:“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诸位学子皆是我大宋未来之栋梁,如有治国之良策教朕,尽可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