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之后(1 / 3)
天幕漆黑,金陵城中,马蹄声如骤,城中百姓门窗禁闭,大批披甲军士进入金陵,火把将街面照射如白昼,那位吴地名将丁承渊与身边一骑锦衣男子,携金陵守军进城,大批军士最后聚拢之处,是那吴地皇宫。
一袭玄色皇袍站在宫墙之上,遥遥望着那直扑皇宫而来的火把长龙,一把拍在宫墙之上,咬牙切齿,“没想到啊,他怎么敢的?啊?!真不愧是我吴地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丁承渊这老东西居然真的敢反!一把老骨头了,难道真不怕朕给他拆散架了?!”
身边年轻太监满脸冷汗,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陛下息怒,千万别气坏了龙体!”
玄衣男子脸上怒气不消,一脚踹开身边太监,大声怒喝,“滚下去,叫人出宫知会金陵附近驻军,来金陵缴贼!这些平日里吃干饭的,谁敢不来,都给我剁了!”
年轻太监爬起身来,连忙磕头,“诺,臣这就去,臣这就去!”
年轻太监走离那道宫墙后,玄衣男子死死注视着宫墙外,面目狰狞,自言自语,“孙玉成!你怎么还不死呢?这么多次,这么多人!先帝看好你,李扶摇孔丘这些乱臣贼子也看好你,现在就连丁承渊这种半身都埋进土里的老家伙,也跟着你!难道他也觉得你更应该坐上这个位置!朕怎么就杀不死你!这天下怎么就不能是朕的?朕真应该把你挫骨扬灰,千刀万剐!”
昭元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初考连续两日,直至今日午时,才算结束。春闱考场内,小院逢春风,角落处一树桃树开出桃花,年过花甲的大儒打盹醒来后,看着新开桃花,轻轻感慨,“难怪世人从来都说江南好,这金陵的桃花,开的好早啊。”
游两关抬头看了看明媚日头,环顾四周,台下学子有的已经沉沉睡去,有的虽然在打盹,但还是强撑着睡意继续答题。游两关咳了一声,拍了拍桌子叫醒打盹学子,朗声说道:在场诸位,可有做完试题?这已经日上眉梢了,可以交卷了。
许安平被高台上大儒吵醒,模糊间伸手摸了摸四周,一个踉跄跌下座位。爬起身来,看了看四周,并无一人愿第一个交卷,出这风头,许安平想了想,“反正本来这试题就不会做,不如第一个交了,也博个好名声。”
许安平还未起身,一袭青衫已经站直身形,拍了拍身上尘土,走向主考官,折宋走至高台前,将试题递给台上大儒,不卑不亢,“学生徽州鸠鹚学子折宋,交卷。”
游两关看了看青衫学子风采,月白风清,文气朴拙。年迈大儒愈发觉得眼前这位学子,像极了回忆里那位读书人,摸了摸灰白胡须,游两关点了点头,“后生,你可想好?这春闱不同于乡试小打小闹,容你出个风头,这份试题分量之重,关乎着你以后仕途高低与否!交了这卷,你就不能反悔了!”
折宋俯下身子行了一礼,“谢先生提醒,弟子明白。”
游两关不再规劝,深深看了一眼折宋,嘱咐一句,“行了,下去吧,记得三日后的杏榜别迟到。”
折宋转身走离考场,看着院中桃花,紧了紧手心,目光清澈,喃喃自语,“先生,弟子可以确信,先生就在这金陵城中,就在某处,看着弟子。”
游两关看着手下试题,眼里露出欣赏神采,轻轻感慨,“这后生,不止是这一身气质,这身学问,也算的上有几分孔圣遗风。”
一处高楼,登上高楼楼顶后,向下正好可以俯瞰春闱考场。一位夫子站在楼顶,目光所及,一位少年交卷,行礼,走出考场,这位夫子似在回应自家门生,“小宋,很快先生就能与你再见了。”
走出考场,折宋看向大街,不同于往日繁华,如今四周透露着一股古怪气息,街上行人神色慌张,买了东西后就连忙匆匆回家,边走还边左顾右盼,街上也没了往日叫卖,气氛压抑。
余年与许抱春站在不远处,余年有些眉头紧锁,许抱春冲着折宋招了招手,“这呢,折公子!”
折宋走至身边,看着默不作声余年,出声询问,“怎么了?看见我出来也不说话,还黑着一张脸?让许姑娘给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