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河中以西为不征之地!(1 / 1)
僧格撤的时候,脑子都是迷糊的。他也算是身经百战的首领了,可从没见过如此惨烈的战争,扑上去的骑兵,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便送进了几十挺机枪组成的枪海中。明军的骑兵,乘着己方前锋被打懵的时机,掩杀过来。涥
要不是身边的亲卫反应的快一点,僧格本人都会成了明军的俘虏。
他之前想过这一战可能会败,但败的如此惨实在是没有预料到。一战、将整个伊犁河谷全部丢了还不算,准格尔部的族人有半数被明军俘获。牛羊等重要生活物资,更是十之八九都留给了明军。
现在最紧迫的问题不是如何逃,而是逃出来的这些人如何活下去。靠着手里剩下的这点物资,十几天后,身边的这数万人就会断粮。
“伊古塔斯、带着你的人回你的国家去吧!这是本王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事了。”逃出生天后,僧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还活着的罗刹国顾问团团长,将他打发走。
伊古塔斯的情况也很不好,从整个远东地区抽调来的两千多士兵,基本全被报销到了这场战役中。他都不知道回去后怎么给上级交代。这一战,他是考虑过失败,但他认为凭着全员后装枪炮的装备,沙皇的战士们从战场中脱离出来不难。毕竟这些士兵不像卫特拉人那般不熟悉武器性能,他们可都是悍勇苦战且受过正规训练的精锐兵马。
千算万算,就没算到明军突然向战场上投入了恐怖的连射枪,将战场迅速的变成了地狱,顶在阵地的罗刹兵,也被打懵了,还没来得及想撤离的事,便被明军给包围歼灭。
“汗王、我回到母国后,定会向我们陛下汇报。若是可能,我会竭力劝我们国家继续援助汗王的军队,好让汗王重新夺回王庭。”涥
这话也就听听而已,无论是说话的伊古塔斯还是听话的僧格,都没将其当回事。此战之前,大家是盟友,此战过后是个什么情况,谁心里都像明镜一般。
此时的僧格反应了过来,自己应该是被罗刹人给算计了。他们鼓动自己与明军决战,肯定是在打消耗准格尔部实力的心思,对罗刹人来说,最好是能两败俱伤。只可惜,现在输家只有一个。
想明白了、可惜已经晚了,再说在开战之前,自己确实舍不得放弃伊犁河谷,罗刹人行的是阳谋。如今实力大损,又面临着急迫的生存危机,他现在没有与罗刹人翻脸的本钱,只能忍气将罗刹顾问团还活着的人礼送出境。
面对罗刹人要忍,面对明军还的忍,前有虎后有狼,夹缝中求生存实在是难。
“先将俘虏的罗刹人押送到哈密,然后用火车运到京师。这些人、朝廷可能还会有用。该说不说、论悍战,这帮罗刹人还真凶,伤了我方士卒数百人,才将其拿下。”在准格尔部的王庭,李定国开始安排其战后收尾事宜。
“将军、准格尔部的俘虏怎么办?还有、逃遁的僧格余部,派来了信使,说其愿意归降。同时、周边诸部也派人联络,纷纷表示归降之意。”随军的监军司人员向李定国这个前线一把手征询起其它事宜的处置意见。
“关于处置俘虏、按此前的预案来执行。将这些人尽快分给朝廷有意要扶持的势力,以充实他们的实力。周边要归顺的势力,让他们回返本地,等待朝廷的封令。僧格这边哪、派人过去,先送五千头羊,让其等候朝廷的处置意见。”涥
“将军、是不是先让僧格来咱们驻地受降比较妥当?”
“暂时不需要了,若是逼迫太重,僧格率众远走反倒不美。朝廷应该需要一支在伊犁河谷以西游牧的力量,准格尔部现在实力大损,最为合适。”征西战役经此一战后,算是要告一段落了。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李定国得考虑长久战略。毕竟朝廷离的太远,一些比较急迫的布置,需要他临机决断。
“要是其稍有恢复,伺机反扑怕是不美?”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概率会很低,但说还是要说出来的,不然真发生了这种事,责任不好划分。
“他但凡有点脑子,就不会行此事。若是发生这种事,哪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灭了就是。毫无智慧的人,就没有价值让朝廷再费周章。”对于僧格可能的反扑,李定国没啥好想的。主力决战都大败亏输,还怕他能翻天?
目前最应该费心的是考虑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进占了伊犁河谷,征西之战可还没结束。准格尔部暂时来说,可以不当回事。但西域的势力不止是准格尔部,或者整个卫特拉蒙古,只是西域势力的一部分而已。天山南部还有大片疆土和势力,金山北侧乃至剑河流域,同样有众多势力和疆土。朝廷征西战役的总体任务是将伊犁河谷以东的区域,尽数归于大明的控制。所以说,李定国的征西大军,要做的事还多着哪。
“让参谋部做个规划、下一部大军要翻越天山,将和田一带控制在手才行。朝廷的大略是伊犁河谷、天山南部的塔什一南一北为门户,日后若有余力,北出金山再进占一门户,自此方为西域永定之策。现在来说,咱们远没有到完成任务的时候。”一边向朝廷写战事汇报材料,李定国一边吩咐司令部的其它人着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伊犁河谷一役以后,全军用力的战事可能会少,但平定天山南部的战事要随时做好准备。
京城、朱由检和朝廷重臣,在伊犁河谷会战结束二十田后,才收到确切的消息。涥
“对于准格尔余部势力的处置,以李定国的思路为主。发诏书、河中以西地区为大明不征之地,河中以东,尽数为大明疆土!准格尔汗僧格若是率众回河中以东,则分其部众,以为大明子民。若是其有意西向,则可自成一国,与我大明订盟约,永世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