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式织布机(1 / 2)
起敏打从知道村里养蚕之后,就决定放弃原有的养蚕的想法。
养蚕到变成丝绸布匹,升值的空间大部分在由丝变成布匹的过程。
由于纺织工具的落后,丝变成布,是一个极其繁琐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工程,所以人工成本极其高昂,丝绸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
赵敏要制作的,就是在自动化实现之前,最先进的人工织布机,由宋代黄道婆发明的投梭机,
以赵敏理工生的底子,毕业后又是进入d市最大的纺织厂,对纺织半点不陌生。
对古代纺织工具的发展很是熟悉,根据原理,仿制一台宋代的手工纺织机械,并不是太难。
陈姨家的已经把纺织机的各个部件制作好了,剩下的是自己来组装的过程。
仅仅一个组装,就耗费了赵敏七天的时间,看着眼前一丈多长,五尺来高的投梭织布机,
赵敏感慨万千,没有科技的时代,做一个简单的东西,要消耗十倍的时间和精力都不止。
同时也志得意满,毕竞是自己的知识中一点一滴扣出来,才完成了这一壮举,这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父母和朋友的成绩,足感自豪。
接下来,就是投入实除操作的检验。
蚕丝的纺织有两种,一种是生丝煮成熟丝,再纺织成布。
另一种是用生丝仿织成生绸,再将生绸煮成熟布使用。
赵敏决定,还是老实先用生丝真纺,一是自己没条件煮丝,二是整个村里纺织的都是生丝。
将缫好的蚕丝接上投梭机,布置好经纬线,开始慢慢操作。
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一天下来,不但累得腰酸背痛,织出来的丝绸,还不到三尺,质量还很毛糙。
唐之华在旁不时端茶递水,除了做饭,没事之时,就像猫一样蹲在旁边,不甚说话!
见赵敏伸脖扭腰,捶腿甩臂,一副半死不活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