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装模作样,李睿戏弄高罗云(2 / 3)
李睿会在合适的时候来与使团汇合,一旦谈判中使团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请教李睿;如果李睿不发表意见也就算了,一旦李睿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那你高熲就必须遵照执行。
高熲记得当时自己听到女帝这么说后的内心是崩溃的。自己堂堂一个大隋丞相,要去听一个赘婿的指挥,真是丢人。
不过说到底,这江山是他杨家的,他老杨家的姑娘要去倒贴姑爷,自己作为一个臣子也只能服从。
也就是说高熲是迫于帝王权势不得不服从这个安排,但自己内心是十分抵触这个安排的。
由于是到高句丽去谈判,高熲在一路上不断收集高句丽战争的各种战报来分析时局。
并强行从随行的高建武手中索要从高句丽传过来的战报,高熲就是要分析,明明这高句丽还有一战之力,怎么却求和了呢?
历经一个多月的跋涉使团终于进入了高句丽的国境后,这种战报就来得更加及时了。
丞相高熲可也是带兵打仗出身,并且对大隋朝野的那些将军的习惯秉性都了若指掌。从各种战报来分析,高熲断定,远征军自平城突围以后的战斗都不是杨素在指挥。
因为杨素打仗讲究的是步步为营,用实力去横推对手,绝不会打的这么机动灵活。可是朝中的大将要么还在家享福,要么都不是这种指挥风格。
这种指挥风格一定是对自身部队的实力及其自信,有所依仗才能使用的出来的。从后面高句丽被逼求和来看,就是这位未知的统帅采取的战略实实在在的打到了高句丽人的七寸上,真切的打痛了高句丽人。
否则,以高句丽人赌徒的心态,在没有把自己的所有部队打光以前是不会主动认输的。赌徒们的心态就是都盼望着最后一刻出现奇迹,能一下子就把本钱赢回来。
而这位未知统帅就把高句丽人给打醒了,要是战争再打个一年半载,高句丽就根本不用再存在了,因为根本就没有老百姓了。
一旦成为一个没有百姓、没有人口的国王,那只是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谓国王那就是一个笑话。
高罗云正是被李睿用铁和血教育的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决要向大隋求和,以期早日结束战争。这该死的战争早结束一日,高句丽的百姓就少死无数,就能为高句丽保留了一分元气。
丞相高熲这个无名未知统帅的心结在使团队伍到达平城,也就是距离平壤还不到一百里的时候终于被解开了。
丞相高熲记得当时自己在平城第一次面对李睿的时候,就被李睿那浑身散发出来的铁血杀气所震慑。只能凭借多年养成的镇定功夫,机械的把女帝的命令照本宣科。
在看到李睿带来的士兵后,护卫使团的御林军个个都脸色惨白。
不为别的,就为这帮人身上甲胄上那些纵横交错的刀伤,就可以判断这帮为数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八百人的队伍,曾经遭受过多么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