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3)
我们赶忙跑过去,果然在前方隧道的右侧,发现一扇厚重的金属门。
这门就像是银行金库用的不锈钢门,宽大而厚重。不同于刚刚的隐形门,它突兀地立在那,像在招摇自己的存在。
“不行,推不动。”王初雨用力向内推了推,没有任何反应。
“这门这么严实,就像保险库用的一样。里边肯定藏着她的什么秘密。”我摸着门上冰冷的金属,上边既没有把手,也没有锁孔。它像名板着脸的老头,拒绝任何人的来访。
“可我们怎么打开它呢?”王初雨对着门一阵敲打,对方纹丝不动。
“靠暴力肯定打不开。”我拦住了他,“这门这么厚,咱们这里又什么工具都没有。”
“那怎么办?”
“我也还没想到办法。”我思索了一会儿,有些泄气地说。
我们接下来一通摸索,却毫无收获,渐渐地失去了耐心,终于瘫坐下来,任凭无力感席卷全身。隧道里的呜咽声依旧,我们沉默不语,将头埋在双臂间。
“徐幺幺的女儿叫什么?”不知过了多久,我抬起头,率先打破了沉默。
“徐与寞。我记得是根据一篇清代的词起的。”
“清代的词?真是够冷门。”
“是啊,那词的最后两句是‘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一股没落的味道。”
我站起身,敲了敲门:“妈,我是徐与寞,我来看你了,你能开门吗?”
“这样不行吧?”王初雨挑着眉毛问道,“这不是在说谎?”
“总比生砸强吧?”我见门依然纹丝不动,没好气地说道,“你再给我讲讲那首清代的词。”
王初雨叹了口气,说道:“那首词写得不算出众,作者我记不清了,就是一首感慨时事的词。当时到了晚清,国家内忧外患,作者自然很惆怅,就写下了它。”
一首乱世中伤感的词。徐幺幺干嘛用它给孩子起名?我想不明白。
“我想你当时一定很绝望吧。”王初雨望着那扇门出神,“不管怎么说,你肯定和这位作者共情了,才会取出这样的名字。”
“共情?”我想象着作者当时的处境。诗词逐渐衰微,社会动荡不安,不久清朝便走向了灭亡。
晚清的作者站在船头,看着茫茫江水和远处的山川,明白这样壮阔的景色将被别人夺走,战火在不可避免地四处蔓延。那情景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