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 / 3)
很多选择逃跑的人,也未必就是想从贼继续跟官军打仗,而纯粹就是怕死,想从此隐姓埋名当普通百姓,回去种田。
而对于那种被血战吓破胆的前流贼士兵,沉树人也不会一味逼急了。
所以自从战斗结束后五天,他就让人宣布,对逃兵的搜捕暂时结束。此后在这桐柏山区战场周边,但凡发现有走散的百姓、没有身份户籍的,官府都要允许重新上户籍,但是要编入官府持有土地的军屯。
这等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那些因为怕当兵而逃走的人一条出路,只要以后好好种田,按照军屯的标准高额纳税赎罪,官府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既往不咎。
忙完这些收编工作后,沉树人的报捷文书也差不多整理完了。
战果统计得明明白白,还认真斟酌分配,确保来帮忙的都有肉吃有汤喝。
写完之后,沉树人还请来刘国能,跟他一起参详一下。
刘国能被诏安已有四年,如今也认得几个字,但对文绉绉的报捷奏折还是不太看得懂,沉树人就亲自用口头语再解释了一遍。
得知沉树人非常公允,没有黑任何一方的功劳后,他也很满意,心悦诚服请沉树人喝了一顿大酒。
表示以后应付朝廷的事儿一切听沉道台说了算,他不过问,相信沉道台的人品,不会亏了任何出力的人。
沉树人便把报捷文书封好,让人走汉水水路先送去给杨阁老过目,一并再写一封内容一样的私信,到方孔炤那儿打声招呼备个桉。
至于最后的汇总报捷,就由杨嗣昌统一发给皇帝,也显得沉树人会做人,不会越级上报。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层深意——沉树人可是指望靠着这次大捷,把左良玉之前“见死不救”的罪过一起翻出来说道说道的。
如果由他直接给皇帝上奏,难免有陷害同僚的嫌疑。到了京城之后,沉树人也没多少京官朋友帮衬,万一被人挑拨是非多生事端,就不好了。
由杨嗣昌出面,就显得一碗水端平,褒刘国能而贬左良玉,都是出自杨阁老的明察秋毫,跟沉树人没关系。而且杨嗣昌在京城的门生故吏也会帮着说话,推动杨阁老的表功意见落实。
在官场混,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借力,能用别人的关系帮忙推进事情,就尽量借用。
估摸着以杨嗣昌的寿命,其实也帮不了沉树人传递几次捷报了。
……
沉树人的捷报送到襄阳的时候,杨嗣昌正有些焦头烂额。
原来,就在沉树人勾走刘国能、一起往桐柏山区夹击发力的这两个月里,湖广、河南战场的其他方向上,也已经出现了更多的恶化。
毕竟三月份黄台吉的入侵,让大明朝廷抽走了中原腹地那么多部队去边关填坑堵口,湖广、河南僧多粥少,这边堵住了另一边肯定会出现破绽。
湖广南部战区,因为方孔炤还算勤勤恳恳,加上左良玉的数万之众(号称十万就算出工不出力,光是闲着摆在武昌,也挺有威慑力。所以战局恶化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