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回国(1 / 2)
历史总是擅长用偶然展开它波澜壮阔的剧情。
直到得知消息的一刻,很多人依旧难以置信,延续千年、不可一世的至高皇权,竟然轰塌于秋日武昌新军工兵营里仓促引发的枪炮。
1911年1月1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随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脱离清朝,拥护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南洋人人欢欣鼓舞。在天源批局里,志源、老张和天佑也在庆祝。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几十年艰苦奋斗,两代人殚精竭虑,终于实现了建立民国的愿景。”老张感慨良多。
“这是所有革命志士心血的结晶。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在‘恢复中华’的旗帜之下,形成全球华人‘革命救亡’的强大磁场。最终使革命成功。“志源说。
“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以赤子之心和博大胸怀,成就伟大的事业。”
“推翻满清,驱除贪官污吏,老百姓终于可以期盼过上好日子了。”天佑也特别激动。
“老张,革命成功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志源问。
“这些天在南洋的见闻,也使我在思考这些长远的问题。不少革命者,空有一腔革命豪情,却缺乏革命的方法和管理社会的经验。他们只想着推翻满清,凡是满清的政策就横加指责。却没思考社会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甚至无奈的事情。现在民国虽已建立,但各种社会管理制度的革新还在进行中。我想尽快赶回国内去,到民国广州军政府任职,协助孙大总统管理新国家,拨乱反正。”
“是啊!公理未明,旧俗俱在,经济与社会的重建,人心与观念的变革,也是个长久而艰难的过程。”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我相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