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苍天已死黄天立 岁在甲子天下平(1 / 3)
褚燕十人已决定投奔张角,加入黄巾军,反抗这腐朽的汉王朝。因昨日逃离邺城时恰逢黄巾军攻打邺城,一路上又时常看见头系黄巾之人向邺城聚集,褚燕索性带领众兄弟重返邺城,看这伙儿黄巾军是否愿意接纳自己。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平!”一路上,褚燕算是见识到了“太平道”的厉害。流民百姓扶老携幼,四方饥民齐涌邺城,为投黄巾军的人如蝼蚁乱踏、群蜂狂舞,饿死、病死、踩死之人横尸曝野。
来到邺城郊外后,褚燕担心邺城官军势力仍大,便在城外十五里处停下脚步,派萧云、韩伯、韩仲先行打探。傍晚,三人分别带来消息。
萧云曰:“邺城北、东、南三门都已挂上黄旗,城上皆是黄巾军,未见官兵。城内甚是骚乱,邺城官兵均已不见踪影。”
韩伯曰:“小弟从那些黄巾口中探知,这支队伍乃人公将军张梁所统,城内约有六万兵马,四方百姓自得知张将军攻打邺城之后,仍在不断云集。”
韩仲曰:“小弟打听到,人公将军对愿来投军者,悉数接纳,按才具分授军职。我等正可前往投靠!”
众人闻言大喜,褚燕曰:“事不宜迟,速速入城,凭我等弟兄的武艺,还怕谋不到一个好差使?”众人皆以为然,出发入城不提。
常山十兄弟自邺城东门入城,城内景象与前几日已天差地别了。往常的邺城繁华干净,商旅不息,如今黄巾军入城之后,经过与官军一番苦斗,烧杀抢掠,死尸遍野,街道狼藉,屋舍破败。远处仍能听到战斗之声,应该是城内残余官兵的顽强势力,或者是地方豪族大户的私人武装在拼命的抵抗这些饥民的抢夺劫掠。
常山众人来到投军处,主管参军事务的黄巾校尉将这十人登记之后,上下打量他们的形貌:这十人衣裳单薄,历经大战和亡命奔逃之后也已破烂不堪,加之路途劳顿、风餐露宿,形容狼狈,与那些流民、饥民无异。见到这般形象,那面生横肉的校尉满脸不屑的哼出一句话:“来人呀,把他们分到老刘的麾下,领了黄巾和兵器就赶快到位吧,去的晚了可是连饭渣都抢不到咯。”
褚燕等人还不熟悉这里的情况,也没有计较那校尉的怠慢无礼,只得跟着引路的黄巾小校拐七转八,来到了一片杂乱无章的营地里。领了黄巾和兵器之后,褚燕等人才明白自己被当成了几等人物来对待的。
自张角起事之后,天下信众被分为三十六方,每一方置渠帅一名,大方数万,小方数千。方下置将,统千余兵马,首领称将军。将下置部,一部一千人,其首正职为校尉,副职为司马。部下置曲,一曲二百人,曲首称军侯。曲下置屯,一屯统一百人,首为屯长。屯下有都伯、什长、伍长,不再赘言。而兵分三种,精锐、辅兵、民夫,战力依次递减。
此次人公将军张梁统带四方兵马来攻打邺城,褚燕等人隶属渠帅博陵人张牛角管辖,张牛角有部将四员,分别为:
前将军白绕,骑大宛马,使枣木槊,骁勇善战。帐下有三千士兵,其中还有黄巾军中极其稀有的骑兵三百员。所统前军是张牛角部的精锐战兵。战场厮杀、冲锋陷阵,决胜与否,全靠一军之精锐也。
左将军于毒,骑黑鬃马,使铁杆长柄刀。右将军眭固,骑黄骠马,使青藤点钢枪。二将麾下各有三千步兵,是张牛角部的辅兵,实力虽不如前军,行军打仗时,辅兵护侧翼,环绕中军四周,随时听取调遣,以作候补。
后将军刘石,骑一匹老瘦甘草黄,使圆盾单刃刀,麾下也是三千人,这一支是为民夫,大多都是面黄肌瘦、老弱病残,运送粮帐辎械、开路搭桥皆其任也,凡遇战事,难堪大用。
很不幸,这十位常山青年被当做了饥民,分到了刘石将军的民夫队伍里,任职轻步兵,每人只给黄巾一条,兵器不是生锈卷刃的单刀,便是硬木棍上插个铁枪头的木矛。
“嘁!这算什么?”左校发起了牢骚,“我大哥武艺超群,二哥箭法过人,众兄弟哪个不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却将咱们如此轻视!”
张角仿汉军制,以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褚燕当了什长,还是统领自己这一帮兄弟。见左校膀大腰圆,校尉便让他当了伍长。五十人设一都伯,褚燕这一行人都归一个姓葛的都伯管辖。
这葛都伯仗势欺人,常常使架子、摆脸色,休看他职位不高,可牛气冲天,众人敢怒不敢言。此时正值吃饭之时,大家都是吃不上饭的穷苦百姓才来投奔黄巾军的,所以粮食在这里是最珍贵的东西,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地位。屯长就能吃肉,都伯有菜,而普通士卒只能喝稀粥、咽糠麸。
左校吃得多,喝粥哪能管饱?见营地外的街上嘈杂混乱,知道那是别的黄巾军队伍在抢掠城里的粮食财物,左校看自己的其他弟兄也没吃饱,面露不悦,于是悄悄溜出营外,准备在混乱的街上也分一杯羹。
来到街上之后,左校跑来跑去,傻了眼,自从昨日黄巾军进城之后,街上人家早已被抢的差不多了,哪里还轮得到现在才过来的左校?
左校正灰心丧气之余,无意间瞟见了西面,那里好像还没有去过,据说城西还未被黄巾军占领,那肯定还有大笔油水可捞!打定这个主意,左校一路小跑便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