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攻取国都(2 / 2)
那么,驻扎河南汴梁的大军到底往哪个方向打?这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元朝各省人人自危,自救不暇,难以相互呼应。
此前,洪武帝早已预测:“大军突然急行北进,大都势孤援绝,可不战而克。”虽是预测,但当战局真的往着假设的方向发展,徐达也就早有了心理准备,应对起来自然从容不乱。
明军的战略部署固然胜人一筹,不过元朝自身的防守漏洞百出,这也是其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一国之都会如此轻易地被攻破呢?身为一国之君的元顺帝为什么不调集重兵层层设防、节节阻击呢?
其实,元朝的权力结构和中原汉族政权的并不完全一样。
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从秦朝设丞相开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这一趋势便如影随形,一直伴随其始终。其中唯有一个朝代是例外的,那就是元朝。
从西汉汉武帝建立的中外朝制度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都一直在分散相权。但是,到了元代,走的是一省制的路线,中央大权往往掌握在中书省左右丞相之手。这固然有提高行政效率的用意,不过也给大臣专权埋下了祸根。
同时,还由于它带有蒙古族原来的部落统治的色彩,元朝皇帝的权力远没有历代专制君主的那么大,实权往往掌握在权臣手中。
故而,当大军压境之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至正皇帝无法组织起像样的阻击与防守,而元朝地方势力各自为战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吧,朱元璋真的开创了先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逆向完成了统一大业。不过,惯例的打破其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秦汉、隋唐等强盛时期,黄河流域是国家的经济中心,人才荟萃,据而有之,当然更利于推进统一。
世易时移,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改变。早在南宋时,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由黄河流域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程。而且,文化重心也亦步亦趋,跟着一起南移。因而,江浙一带被誉为“财赋之地,人文渊薮(意思是人才密集的地方”。
这个时候,朱元璋凭借南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后盾向元朝政府展开有力的攻击,大家想,这是不是更容易点儿?
朱元璋的北伐战略构想终于实现了。不过,蒙古骑兵的真正实力似乎并没有完全显露,那些手握重兵的元朝大将正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的麻烦是不是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