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三节 促织天子(2 / 2)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一咬牙,用自己的骏马把它给换了回来,当作宝贝一样供在家里,谁也不能碰,只等期限一到,马上交差了事。
任务不是已经完成了吗?祸从何来?
其实,从他把蟋蟀带回家的那一刻起,灾难已经悄悄地降临了。
一天,他出去办事,妻妾竟然动起了欣赏一下蟋蟀的念头。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是丈夫用自己的乘马换来的极品,上贡日期一到,就是想看也看不到了。
于是,她们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装着蟋蟀的笼子。
可是,她们打开的那里是什么笼子?简直就是潘多拉的魔盒。
这么生猛的蟋蟀,哪会安分地在笼子里呆着,它那有力的双腿猛地一蹬,跃出笼外,她们连蟋蟀的影子都没看清,这小家伙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们大惊失色,却又无计可施……
不久,粮长办完事回到家,眼前的一幕令人难以置信。
妻妾上吊自杀,蟋蟀也不翼而飞。原本好端端的一个家,现在除了空荡荡的一所院子,就剩下自己了。而且,这个摊派的任务看来也已经无法完成。
万念俱灰之下,他也一死了之。
看到这儿,大家也许会觉得这个故事很熟悉。
不错,你们的感觉是正确的,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就是以这段史实为原型创作的。虽然用了极为夸张的手法,但它和这一则史料都道出了同一个道理,在封建社会,苛政猛于虎也!
朱瞻基虽最爱斗蟋蟀,但他的玩乐花样百出,各种奇珍异兽、鱼虫花鸟,他都有所好,宫廷生活渐趋奢靡。
单单一种蟋蟀,百姓已经受祸不浅,更何况是各种奇珍异兽、鱼虫花鸟呢。可见,当时皇室给全国各地的人民带来了多大的骚扰和负担。
读到这里,大家第一感觉很可能是莫非又出了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或许不少人很快又发现,这不符合史实。
在当时,不是出现了“仁宣之治”吗?这可是明代少有的盛世。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宣德皇帝在尽情玩乐的同时,是怎么同时兼顾朝政的呢?
在这方面他确实很有一套,当然其中的某些方面也倍受争议,但至少在当时这并不妨碍他的施政。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