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莱茵市弊端(2 / 2)
一线士兵们声称前线运送的三十多万份补给和装备中只有半数能用,新鲜的肉类从来都见不到,平常只能啃油腻、咬不动罐头牛肉,吃盐没放够的咸鱼,所谓的奶酪意面也吃起来像树皮,所有这些食品都掺杂了大量灰土。
当然,法国的敌人们只会更加窘迫,因为法军的伙食已经是欧洲交战国中比较好的了。
有失有得,东北部重工业区的丧失,导致法国在武器产量上难以和德国抗衡,步枪,炮弹都无法满足前线供应。
目前法国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工人转向军工生产,而法国的对手德国,这一比例却是百分之五十八,看起来没有多少差距,而事实则是德国人口基数以及工业人口远大于法国。
不过相对于俄国,法国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战争爆发后,法国的军工产能扩充了三十倍,可以支撑法国在前线和德军的较量,而俄国只有一倍多,可以看出俄国和其他工业国之间的差距。
而这也就导致法国等国家必然要牺牲掉其他生产活动,这也是东非和欧洲各国合作的基础。
……
随着战争转入僵持阶段,各国人员进出东非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各国会选择最优路线,要么卡宾达,罗安达,要么达累斯萨拉姆市,在这三座城市中选择登陆地点。
比如德国人和奥匈帝国习惯选择达累斯萨拉姆,而法国就选择罗安达,其他国家会根据自身需求而定。
这样一来,东非迁都后的不方便之处也体现出来,虽然从沿海到莱茵市的铁路十分便利,但是还是会消耗不少时间,东非就不得不在罗安达市或者达累斯萨拉姆市设立临时的外交处理机构和人员。
尤其是欧洲战争这种事关欧洲各国命运的大战,一两天的甚至几个小时的拖延就有可能对战争形势造成重大影响。
当然,东非肯定不会为了迁就其他国家改变首都位置,毕竟不管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都会对一些国家造成影响,就比如将首都设置在东海岸,有利于印度洋地区和远东地区国家的交流,如果是西海岸则有利于和大西洋沿岸国家交流。
东非虽然和美国一样是两洋国家,但是美国的国情和东非大为不同,其经济重心在东部,尤其是东北部,所以华盛顿的地理位置勉强够用。
与之相比东非就均衡不少,东非东海岸虽然强,但是西海岸也不算差,坐拥中位的莱茵市反而成了最优解。
针对这种情况,恩斯特说道:“现在我们要在卡宾达,罗安达,达累斯萨拉姆三座城市,建立由中央垂直管理的临时外交事务处理机构,一些不重要的问题,可以有这个机构处理,比如贸易纠纷,海上冲突等等,事态或者情况比较紧张的再递交到中央来。”
如果是前世,航空业发达的时代,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飞机可以直飞内陆腹地,但是现在东非民航业也才刚刚起步,而其他国家更是只有军事等用途的飞机,数量也不多。
所以,想要和东非中央政府当面对话,就必须通过铁路中转,在飞机没有实现续航和安全性突破的阶段,莱茵市的这个弊端就无法避免,好在通信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即便在罗安达,达累斯萨拉姆和卡宾达建立分级机构,东非中央也能随时掌握全局。
也难怪海权国家喜欢将首都建立在沿海地区,在如今这个时代,确实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而且这有利于统筹本国海军力量,像日本江户,英国伦敦都有类似作用,当初东非首都第一镇市亦是如此,恩斯特可以随时就近观察东非海军的发展情况,可惜东非情况复杂,不仅幅员辽阔,而且怀抱两大洋,所以才会造成这种幸福的烦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