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三传约,几人知晓?(1 / 3)
在赵匡胤那次酒宴之后,他的结义兄弟们纷纷上书请求辞去禁军将领官职。
表面上,赵匡胤还是挽留了一番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然他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这些辞去了官职的结义兄弟们全都被他分往了各地,如他所说的那般,让他们过起了富家翁的生活。
在这之后,他便按江晓之前所提议的那样,开始着手调整禁军。
借着这次的禁军将领大辞官,赵匡胤一举废除了侍卫司和殿前司的好几个重要职位:侍卫司中仅剩下高级将领中排名最末的马军都指挥使和步军都指挥使两个;而殿前司中也只留下了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三个位置。
如此一来,曾经禁军中并列的侍卫司和殿前司便分化成了: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三个部门。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三个部门实际上已经取代了曾经的“两司”,成为了新禁军体系中的“三衙”。
然而这三个位置的官衔却没有任何的提高,也就是说,虽然“三衙”的指挥使所做的都是曾经“两司”的一把手们所做的事,但实际上他们的官衔却是比曾经低了很多。
赵匡胤是在用这种方法,来不动声色地削弱禁军将领的地位和权威。
除此之外,他还在禁军中增设了一个名为“枢密院”的新部门,专门负责战争时期的军队调动,也就是用来分割禁军将领的调兵权。
三衙指挥使若想调动军队,必须经过枢密院的允许,而枢密院又必须经过皇帝的允许。
如此一来,兵权便又再次回归到了皇帝的手中。
其中枢密院的最高长官枢密使一职,就从天而降地落到了江晓的头上,用赵匡胤的话来说就是,上官晓不贪不腐、不恋权势、为人忠心、谦虚镇静、劳苦功高……堪称是百官之楷模,由她担任枢密使这个职位他放心得很!
而副枢密使一职则落到了赵普的头上,其实赵普的长处是在朝堂之上,赵匡胤原本就是想将宰相的职位交给赵普,可如今才是建国之初,他多少也要体谅一下那些后周老臣的心情,只好先将赵普安放在这个位置上,做为日后登上相位的跳板。
建隆二年,也就是在赵匡胤轰轰烈烈地推行他的禁军改革时,后宫里忽然传来了一个噩耗——杜太后病危了。
“……”
后宫里忙做一团,杜老夫人的寝宫里,赵匡胤、赵光义和赵光美三人都在,一众太监宫女跪在四周哭泣不断。
“匡胤、匡胤啊……”杜老夫人躺在榻上,虚弱地呼喊着。
“娘,我在这……”赵匡胤跪着上前握住杜老夫人的手,突如其来的噩耗早已让他泣不成声。
“你来啦……”感受到手心的温暖,杜老夫人勉强睁开干枯的眼皮,侧头微笑地看向赵匡胤。
“娘……”
“娘要走了,有几件事,得先和你说说……”
“娘你说,儿子都听着。”赵匡胤擦了下眼泪,低下身俯到杜老夫人的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