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明实习生(1 / 4)
“为什么那些书生苦读圣贤书,却不会治理一地?”
“很简单,缺乏实践!要知道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只靠书本上所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如果想让这些书生快速的掌握如何治理一地,那就需要让这些书生实际去体验,择其优者而用之。”
“比如,现在,可以先挑选一些中意的读书人,没有任何官职,根据其所学,派往不同的部门去实习,为期可以设置为一年起。”
“如果其中表现优异者,可视情况录取:如果实习期间,表现较差,可以登记在册,遣回学院。”
这个说法到是挺新鲜,朱标很是心动。
这样也可以立马补足现在各部门人手不够的情况,而且不至于让部门官职臃肿。
不过,这样又牵扯到一个问题,谁来评定这些实习之人是否合格。
“此法甚妙,可是如何才能保证这些实习之人是表现优异者,而不是私下贿赂,所以才予以过关?”
林然知道,朱标肯定会问这个问题,他早就有了答案。
“很简单,对于实习合格,已经录用者,可以采取两种办法,来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
“第一,就是对于这些刚实习录用者每年由朝廷派出专人进行考核一次,连续三年,考核过关,才算是真正的聘用。”
“第二,实行连坐制。如果这个实习过关之人,在三年内,出现了贪赃枉法之事,当初考核他之人,享有连带责任;
如果超过三年,犯有重大贪赃枉法,影响恶劣者,朝廷当初派去考核之人,同样享有连带责任。”
朱标闻言,这确实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假公济私,让这些实习之人轻易过关的情形。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实习之人不得在本地实习!”
这也是实情,如果实习在本地,充满亲朋故旧,难免处理事情上就会有所偏博。
如果由朝廷下令禁止,只能异地实习,这些年轻人的顾虑,想必也会少很多。
同样,那些大家族出身的书生,也会少了很多助力。
这样,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