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的想法,新的调研(1 / 2)
1、
晚上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我和陈东探讨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陈东还是挺理解曾倩的想法。
“园区的这些镇,在没有这些工厂之前。其实都属于典型的农业镇。他们的财政收入还是比较微薄。后来有了这这些工厂和工业园区。整个园区的工业产值提升了以后,园区是要一盘棋来统筹这些城镇的配套和发展的。”陈东毕竟在税务局,还是比较了解这些基础经济情况的。
“像盛浦和高塘这些稍微有点远的镇,基础配套其实是很大的困扰。高塘好一点,是因为高塘政府为了他周边的外企,举债融资提升了他的学校和公共交通。但这只能让好一点的厂进来,利税还是会归到园区。”
“那我们能不能和管委会合作,我们来帮他们完善各个镇的基础配套。这样园区便于统筹,各个镇配套提升,买房的卖房的不都得到了实惠?”我跟陈东讨论道。
“但是你们房地产公司,对资金的周转速度要求还是比较高。如果把资金放在前期的这些基础配套上,资金回收周期就太长了。”
陈东说道:“比如你们在盛浦镇可能只有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开发也只有几年时间,项目结束了,下一块地还在不在盛浦镇拿都不知道。如果要做配套,估计算不过来帐。”
“不行,我得申请去高塘镇再做一个市场调研。如果高塘的房价比盛浦的房价卖的高不少的话,这个配套就应该投入,毕竟多卖的钱只要比投入的钱多,就值得投入。”
“但是为什么?其他的公司或者是你们公司。却不愿意做这个事儿呢。”陈东不由得疑惑的问着。
2、
“我感觉盛浦镇其他几个项目的公司,包括我们公司,大家对于多花钱多挣钱这个思路好像并不是特别的在意。”我跟陈东说道。“似乎大家都更愿意给客户去谈价格,然后用优惠让客户购买。”
“对。包括那天我们看到文鼎花园。确实房子也好,房价卖的也贵,。但是好像销售员最后,还是会跟我说优惠。并且知道我们跟刘夏认识,说我们还可以找刘夏申请到额外的优惠。”陈东一听,回忆起当天看文鼎花园的经历,也觉得我看到的这个现象好像很普遍。
“我还是打个电话给刘夏,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说着,我就准备拿起电话打给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