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朝堂之论(2 / 2)
这让周帝是既喜又忧,喜得是士族只喜清名之官,一些实权重权的位子渐渐被周帝握在手里,这才让士族在朝中的势力日渐衰落。
忧的是仍旧有不少朝中重要官位在士族手中握着,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有尚书仆射。
原来的尚书仆射不耐烦这些俗务,只喜欢整日与同僚清谈时世,大小事务都吩咐当时的尚书史令言奎去做。
后来周帝抓住了尚书仆射的错处,虽免了刑罚也趁机罢了他官,趁众人反应过来之前直接令言奎暂代尚书仆射一职,直到如今真正的掌管了尚书台。
“言卿所言还是有理的,如今能吃上饱饭没几年,咱们许多人已经忘了挨饿是什么滋味了,这些孩子就更不知道了,偶尔稍微吃点苦,才能知道如今日子的甜,诸卿觉得如何?”周帝终于开口说话了,“朕确实未曾往覆舟山送粮,为的却不是折磨那些孩子,诸卿可当作一种考验,待考验过后,朕自是不会让士子们吃亏。诸卿想必心里也有疑惑,这些士子日后入仕是要站在朝堂之上的,为何要做此磨难?”
“不知诸卿可有谁能懂朕的良苦用心?”
周帝看了下面的朝臣一眼,看向一直置身事外的王全和越齐,昨儿青十三回去前便把事情禀报给了穆无,穆无自然连夜进宫向周帝禀报。
只是周帝也一时想不明白王全想做什么,他虽擅权,却也是真心实意为大周,为官清廉踏实肯干,甚至曾多次谏言若想朝堂清明,政听四通八达,应广纳寒门学子,广开言路。
覆舟山之事明明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好事,为何他要暗中阻挠。
周帝想不明白,今日早朝才放纵朝臣们喧闹,但直到现在王全和越齐未发一言,他忍不住开口试探道:“王卿可懂?”
王全站了出来,一礼后道:“臣觉得陛下与言公所言甚是,这些士子生在盛平,未曾吃过苦头,一时难当大任,陛下应当对他们三思而用。”
这时越齐见王全站出来,他也跟着站了出来,“陛下,臣也觉得这些士子太过年轻,入仕之事当从长计议才是。”
他们两人不仅不是帮着那些士子说话,反倒
周帝越发迷糊,他抬头又看了常宜一眼,见他吃惊的看着王全,满脸的不解。
王全这老家伙葫芦到底卖的什么药?
周帝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而是开口问常宜,“朕记得嘱咐过诸卿还有各家的长辈们,覆舟山行宫之事任何人不得插手,不得干预各位大人考验的公正性。朕也记得丹阳郡主已经把各家多余的仆从都遣了回来,常卿是如何得到覆舟山的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