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内参(1 / 3)
第203章 内参
看时间差不多了,三人从山上转了下来,向王世才家里行去。
孙少平存了心思。
在路上的时候,又问了一些关于本地小煤窑的事情,包括设立时间、地址、规模、老板等什么的,挺详细的。
有些王世才知道,有些不知道。
下山后过了黑水河,通过坑木场,走上火车道旁边的小坡,就看见了一片大多是由茅草房组成的小院落。
王世才说,他的家就在这里。
不同于全部由四层楼组成的家属区那么错落有致,这里大多是“袖珍”型的低矮茅草房组成,房子很矮,矮到伸出手臂,就可以随便在房顶上拿放东西。
不过院落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墙壁都被刷成了跟煤截然相反的白色。
田晓霞不解,“王大哥,你不也是矿上职工吗?那家属区……”
王世才憨厚的说道:“你是说那些楼房吧,那里面住的都是干部和双职工,矿工们不住那里,这矿上大部分矿工的老婆和孩子,都是连户口也没有的‘黑户’,怎有资格住公家的房子哩。”
“没户口?那孩子上学……”
“上啥学哩,有吃有喝就很好了。”
少平和晓霞对视一眼,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这两个骨子里都是不安分的人,又开始琢磨东西了。
或许是被问到了痛处,王世才打开了话匣子,不吐不快,从他那些朴实的话语里,两个人了解了很多现实情况。
在整个矿区周围的山山洼洼,沟沟渠渠里,自建了一片又一片的黑户区。
大多都是同乡人挤在一块。
因为口音,生活习俗都相同,有个事稍微一张罗,就可以互相帮助,人在异地他乡,都会不知不觉的抱团取暖。
因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的,就形成了中原区、齐鲁区、黄原区、关中区等等,大小各不相同的“黑户区”。
王世才很动感情地对两个小记者说:“煤矿工人苦哩。井下拼命干活,一天给国家出好多煤,可自己的老婆孩子连个户口也没。除非我死在井下,要不,媳妇和孩子都要一直当‘黑人’……”
“我在井下干了十多年,被矸石打掉两颗门牙,身上的伤疤数也数不清。
有时啊,我累得都不想下井了。
可是,每当我晚上趴在老婆的肚皮上,我就想啊,这么好的女人,还给我生了那么好的儿子,可他们要吃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