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 164 章(5 / 6)
在此之前,她想将当初草草葬在蓟州野坡上的父母坟茔迁回了孟氏陵园。经钦天监的官员帮忙相看黄道吉日后,将迁坟日期定在了今年九月。
回蓟州时,她还向幼帝替当初为了保护清平县百姓死在匪寇刀下的王捕头夫妇请了一块“忠义”匾额,交给了王捕头夫妇嫁去了邻县的女儿,归乡后又替王捕头夫妇修缮了坟茔。
赵大娘知道后,想起正直忠厚的王捕头夫妇,还哭了一场,拉着樊长玉的手一直同她说,有那块御赐的匾额在,纵然王捕头夫妇的女儿没了娘家人,婆家也万不敢欺她的。
同月里,残存的李党和魏党,行刑的将被行刑,流放的被流放。
行刑那天,谢征独自去看了魏严最后一次,没人知道甥舅一人都说了些什么。
魏严的尸首,被岭南节度使戚老将军的义子戚行舟带走,谢征至始至终都没露面,只在戚行舟回程途中,于京郊十里坡上远远看着他带着魏严的棺木远走。
樊长玉得到了消息赶去十里坡找谢征时,官道尽头几乎已看不见戚行舟的马车了。
谢征脸上看不出表情,只说“他在十八年前就把自己的尸首托付给了戚行舟。”
“淑妃葬在岭南,他终也要去的。”
永兴一年月。
摄政王娶亲,怀化大将军下嫁,早春的桃花开了十里,却仍不及怀化大将军的红妆队伍长。
百姓们知道怀化大将军已没了娘家人,自发地前去送亲,连京城周边州府的百姓也赶来观礼,队伍庞大得一直排到了京城城外。
红艳艳的爆竹碎纸和灼灼桃花瓣铺满了迎接送亲的那条长街,熙熙攘攘挤在街头的人们,个个笑容满面,一如当初迎大军凯旋时那般,高呼着“怀化大将军”、“摄政王”,也有还是习惯叫谢征“武安侯”的,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全是再恳切不过的祝福 。
在皇商赵询的操持下,城内酒楼茶肆也大摆流水席,免费宴请宾客,庆祝大将军和摄政王的大婚。
毫不夸张的说,这日就连城内的乞丐都把自己收拾干净了,挤在人堆里去祝贺。
樊长玉没有兄长,贺修筠为她送亲,骑在马背上看到这等盛况,心中只觉震撼,与同行的郑文常感慨“我敢保证,便是将来陛下娶妻的阵仗,也大不过今日了。”
整个大胤百姓的诚挚的欢欣与祝福,已不是权势所能营造出来的。
郑文常道“这天底下,又能出得了几个樊大将军这样的盖世英豪”
贺修筠便笑了声“也是,我这世妹,可不是寻常姑娘,摄政王这是娶了个大将军回去。”
他说着看向驾马走在最前方的新郎官。
谢征一身绯红喜袍,墨发用金冠束起,愈显丰神如玉,不见了常年积攒在眉眼间的那份冰寒,哪怕依旧不苟言笑,也压不住眼底溢出的淡淡欢欣。
马蹄声混着锣鼓声、鞭炮声和百姓的欢呼祝福声一并远去,十六人抬的花轿在谢府门前落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