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0 章(3 / 5)
翰林院天天修书,天天修书,他们能不知道常用字到底有多少么?
只需要花点时间去整理,再打造几套铅锡合金字块的活字印刷工具,后面再修书就简单多了!
“这对于姐夫而言,不也是一大胜事么?”湛兮问。
确实是一大胜事,修书自古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信仰的象征之一,多少人在战火纷飞时宁可丢弃金银古董,却也要带着自家的书一块儿L颠沛流离、跋山涉水。
古来又有多少帝王是依靠修撰了某些典籍于大成的类书而名传千古的?
没有活字印刷,他们靠手写,靠一版一版的木刻,大典能修成几份?数量不够,一旦遇见灭顶之灾,那耗费万千心血的大典,也将散落在历史的潮流中。
这个民族讲究薪火相传,讲究文明与精神的传递,而书籍就是载体,古之大成类书的消亡,是多少读书人的
心中之痛?
现在不同了,数量就是传承下去的一定基石,只要印得多,湛兮就不信它传不下去……
湛兮说:“姐夫不在乎自己的名声,难道不想叫后人提及‘皇后’,第一个想到姐姐么?若是姐夫成为千古一帝,想必姐姐也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永明帝:“……”该死,他戳中我的心巴了!
曹穆之见永明帝那僵直不动的模样,想笑又不敢笑。
******
“而且,难道这活字印刷只此一个功用吗?”
湛兮说:“如今虽世家不比从前那般盛气凌人,但到底盘根错节。虽说大雍朝不似魏晋时那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但多少通过科举的贫寒之士,曾承情于世家大族,借书抄书亦或借读于世族的族学,这些人情将他们紧密相连……”
湛兮说的没错,所谓帝王的贤名其实还在其次,活字印刷最大的意义在于它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也就是它降低了知识的门槛。
如果寒门之士自己咬咬牙就能努力供自己读书,那又何必仰人鼻息,承情于世家大族,未入官场,已先站队呢?
“科举的目的,便是打破世家对官场的垄断。所选拔的人才,也是要绕过世家的,可如今真的绕过去了吗?”
科举说白了不过就是帝王择选打工人的时候,直接下沉人才市场,绕过垄断的世家,从底层选拔。
但是哪怕是底层,也多多少少承情于世家大族才能读得起书,才能叫帝王看见他们……比如曾经的彭践,如今名满天下的鉴慧方丈,不也得去参加王氏的盛会么?
但是如果活字印刷发展起来就不一样了,那时候就是——
真正的BOSS直聘!
没有中间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