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宫议各谋私(1 / 1)
洛阳。南宫。嘉德殿。
袁逢移功陶谦,打什么主意满殿大臣虽然不太清楚,但就拿陶谦的一州刺史换一个没啥大用的九卿太常,定然是憋着坏。 陶氏应该与袁氏没有利益冲突吧? 被袁逢瞅了一眼,王允自然知道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替袁氏摇旗呐喊而已。 陛下,袁司空所举甚善,臣附议。 袁逢是王允的救命恩人,在朝堂之上,王允自然要与袁逢立场一致,以袁氏马首是瞻。 臣附议! 王允一带头,袁隗马日磾丁宫等几名大臣也站了出来,学着王允的样子,躬身到底,高声附和。 臣附议! 虽然觉得袁逢让陶谦进京不怀好意,犹豫了一会儿的张温,还是站在了士人集团一边,出卖了自己昔日的老部下。 臣等附议! 人天性喜欢随波逐流,见袁氏王允马日磾张温等人主动带头,其他没多大主意的士族集团成员也纷纷站了出来,有样学样。 转眼间,朝堂上竟然有近一半人躬下了身,场面顿时蔚为壮观。 唉! 灵帝见了,心中顿时又生出一股无力之感,原有的一点好心情瞬间没了。 灵帝手探向桌案上的酒樽,本能地就想抓起来往下砸。 然而,手指感觉到了酒樽的凉意,他的脸上,又重新恢复了正常。 阿父,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对袁逢一伙的建议灵帝没有立即做出决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金阶上的张让。 陛下,老臣也赞同袁司空的建议。 张让确实有话要说,而且感觉他的机会来了。 嗯? 张让的附议,让大殿中低头等待灵帝决断的众大臣猛然一怔,纷纷抬头望向张让。 上次吃了暗亏,这阉宦怕袁氏了? 阉宦在向士人示好? 这阉宦不会与陶氏有过节吧? 与满殿士族大臣的乐观不同,听到张让的话,袁逢没来由眉头一跳,心脏一突。 这阉宦,恐怕又憋着坏啊! 大殿中与袁逢一样清醒的还有灵帝。 呵呵,这下又有戏可观了! 灵帝太了解张让的秉性了,尤其此时还是针对他的仇人袁逢,灵帝瞬间又来了精神,目光期待地盯着张让,想看他能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陛下,徐州黄巾复起,若非老成持重之臣,无以掌控徐州,前刺史巴祗正因魄力不足方调离徐州,为大汉江山社稷计,臣请陛下迁司空袁逢出任徐州刺史,接替陶谦! 张让语落,大殿中尚在懵懂之中的大臣瞬间明白了张让的用意。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张让的说辞大义凛然,没给袁逢留下一丝拒绝的空间,让袁逢一时无话可说。 呃,这 精明如袁逢都没有一丝拒绝的勇气,就更别说站在袁逢身后的士族大臣了,连出言反对的说辞都没有。 张常侍之言甚善,臣附议! 士族集团哑火了,身为宦官集团的代表,赵忠带头声援张让。臣等附议!
夏恽郭胜毕岚等十常侍也出来声援。 虽然宦官集团在朝堂上人数不占优,但气势丝毫不让士族集团,甚至声音更宏亮。 不过,在宦官集团中,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并没有表态,那就是蹇硕。 半路出家的蹇硕,算是宦官集团里的另类,他并未将自己当成真正的宦官,也并未将自己融入到士人一伙,有点特立独行。 如今张让对袁逢发难,身为西园军元帅的蹇硕,不可能站在张让一边。 抛去立场不说,在西园军中,袁绍是蹇硕的中军校尉,助军右校尉冯芳是袁术的准丈人,右校尉淳于琼是袁氏的家臣,八校尉有三人是袁氏的人,蹇硕不可能因此破坏团队的和谐。 嗯,阿父建言有理! 看到袁逢及其身后的一众大臣吃瘪,灵帝心中已乐开了花,心中的恶气算是稍稍出了些。 啊 灵帝明显向着宦官的态度,让袁逢心中一阵发急,担心灵帝真让他去徐州接替陶谦,袁逢立即将目光转向一言未发的何进。 大将军向来高瞻远瞩,识人善用,不知大将军对此如何看? 有些病急乱投医的袁逢一提到何进,众人纷纷将视线移向何进,灵帝也不声不响地望向他。 老狐狸,前债未还,又欲赊新账,本将军就是那么好利用的吗? 何进回头打量了一眼望向他的众人,目光大有深意地又在袁逢身上停留了两息,方朝正注视着他的灵帝拱手建言。 陛下,如今陶应担任太守之职,不利于越治地剿匪,不若陛下下旨,再拜陶应为中郎将,责令其继续剿灭乐安国司马俱北海国管亥管承等黄巾流寇,待青州黄巾肃清,再另行封赏不迟。 何进既没有附议袁逢的建议,也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还给陶应又送去了一个顺水人情,别人满意不满意不知道,但灵帝很满意。 大将军果真高瞻远瞩,甚合朕心! 灵帝还想陶应继续给他做免费打手,一鼓作气将青州黄巾剿灭。 传旨,拜陶应为中郎将,继续领泰山太守,望再接再厉,克日剿灭青州其它郡国黄巾流寇! 虽然躲过了一劫,但终究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为了儿子袁术的谋划,袁逢再也顾不得体面,再次出声阻止。 陛下三思,陶应的功绩,远远不够拜为中郎 袁司空,若袁术能剿灭济南黄巾徐和部,能安置好十数万流民,朕也不吝赏赐! 灵帝一脸阴沉地打断了袁逢的话音,这回他不打算妥协。 哼,老匹夫,这般不顾公卿体面,心思阴谲,还不是担心陶应在青州大放异彩,遮掩了你儿子袁术的光芒? 望着灵帝不善的目光,袁逢尴尬地张张嘴,瞬间住口了。 袁术能不能剿灭济南黄巾,袁逢心中没底,但让自家出钱安置流民,他袁氏也没那么傻。 陛下圣明! 见袁逢歇菜了,虽然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张让还是眉开眼笑,对灵帝躬身称颂,大呼英明。 陶应的事情是个插曲,赈济流民的正事还没个着落,见缝插针的丁宫又站了出来,继续向灵帝要钱。 陛下,中原流民的赈济,刻不容缓 罢了,朕已感疲乏,今日廷议就到此为止! 好不容易有了点好心情,丁宫又来添堵,灵帝眉头一蹙,袍袖一拂,起身退朝。 今日廷议到此结束,百官罢朝! 张让精神一振,挺直了腰杆,扯开嗓子立即喊散朝。 呃,这 丁宫望着不管不顾离去的灵帝,满心无奈地摇头叹气。 走吧,下次再议! 心气不顺的袁逢顺道安抚了丁宫一句,临出殿时,又与几位大臣相视一眼,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