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九章 我们在等什么?法罗-冰岛水道海战(1 / 5)
两个多月的时间不算短,足够历史上的法国投降两次,这些日子也足够让美国上层协调自己的内部分歧了。
高官与政客们各怀心思,有人是热切的爱国主义者、有人坚定奉行孤立主义、有人认为只需遵循门罗主义、有人野心勃勃希望美国雄踞世界……
如何统一这些家伙的意见,让大家在重大决策上达成一致,这就是合众国总统所面对的巨大考验。
即便同样是富兰克林,他的态度与看法也与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作为老牌列强的法国却远超预估的快速崩溃,而沙俄又已乱作一团,整个欧洲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制约德社、捷克、斯洛伐克了。
如果不对德社加以实质性的打压,可以确定他们真的能够建立一个从伊比利亚到乌拉尔的庞大集合体,欧洲将会以这样一种未曾设想的方式被统一。
也正因为这样,德社对于世界格局和列强霸权地位的威胁要远远高于历史上同期的苏▇,所以富兰克林也在认真考虑该如何对付德社。
或者说,现在最有利于美国的是设法削弱英国使之再也无法雄起,并且打压德社使之无法统一欧洲,两者兼得。
在原定历史的四〇年时,为了帮助英国保护海上运输线,美国海军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进行1000海里范围内的大西洋巡逻;而到了四一年时,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巡逻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已经远离纽约2300海里,距离欧洲大陆仅剩740海里。
在这个范围中,美国人不仅协同英国人保护其运输线,甚至还直接追踪发现的德军潜艇,并将其坐标信息通风报信给英军护航舰。
只是受限于强烈的孤立主义,联邦政府没有主动寻机参战,但确实已经在挑起借口上做了不少尝试。
如今也大体相仿,从至昌三十九年八月中旬开始,大西洋舰队便依照海军部的命令,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巡逻行动。
不过也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为胡大统领遇刺的一系列变故,美国要比历史同期更偏右,民情舆论相当之激进。
这无疑拉低了参战门槛,身为总统的富兰克林不用想方设法的说服那些国会议员了。
一位众议院议员乃至毫无顾忌地在一场演讲中宣传起自己的主张:
「我们有一年五千万吨的钢铁产量,我们一个月制造的汽车多于他们一年制造的,我们还在等什么?难道要等到全欧洲都笼罩在专制和监控的恐怖下吗?」
随着时间来到九月,上层的意见已经逐渐统一——对德作战是必然,问题仅在于究竟应该何时参战。
支持晚些参战的,理由是现在军队规模还不够大,仍需等待新一轮扩军完毕才有足够的兵力应付德国人的百万大军。
支持早些参战的,理由是现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还未失陷,假如再拖延下去,等德国人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攻伊比利亚时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