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帝国最后的荣光?(1 / 3)
晚餐过后,周长风与夏筱诗稍微散步了一小会便分开了。
虽然置身事外的人可能不大能理解,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周长风却已经能深切感受到如今大明方方面面的魔幻情况了。
说现在的大明开放吧?不,其实不乏保守;说保守吧?也不尽然,因为在许多方面又很开放。
在这个封建色彩残存不少,又不得不顺应时代扭扭捏捏地发展了几十年的大明,可以说什么魔幻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权力来源有两个——第一是世袭的君主,背后是皇族势力;第二是民众的选举产生的议会,背后是民众,亦或是可以操纵民众的势力。
显然这两大权力来源无法和睦相处,最终大势必定会滑向其中的一个。比如德意志帝国虽有议会,但早早地就抛开了议会,基本上是德皇独大。
大清预备立宪时同样准备搞二元君宪,然而他们却并未认清形式——自从东南互保之后,大清朝廷已经是风雨飘摇了,势力衰微,结果还天真的搞出个“皇族内阁”,可谓作死。
当然,即使大清预备立宪识时务的妥协,成功立宪的大清同样会在短时间内由“实君立宪”变成“虚君立宪”,毕竟当时的皇族与朝廷的势力远远比不了泛滥的地方势力。
不过,后明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与天启、崇祯年间一样,即使到了末期,后明朝廷仍然有一定的威信与势力。
如此,势力之间勉强平衡,相互妥协以后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在二元君宪制下,大力发展、建设自然就会增强地方势力,从而让议会的影响力变大,如果放任不管,皇族势力衰微,那么迟早皇帝要退出权力中心,转变为“虚君立宪”。
甚至可能更进一步,直接迈入共和。
而皇族势力自然要设法反制,除了惯用的拉一派、打一派等一系列权术以外,大力壮大军队就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毕竟这都什么年代了,不可能还靠着太监势力来帮衬。
如此可知,二元制君宪相当之不稳定,两大势力都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努力,内斗不休。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全是坏事,毕竟这又不是古典时代了,所以大明各派的野心在國家层面上的体现就是飞速发展!
地方势力和官僚資本不断投资、建设、扩张,方兴未艾;军队同样不断壮大、发展,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