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妥协与倦怠(1 / 2)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
“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他沉溺于讨喜的妄想中。一切都被磨光、理平,直至称心如意。赞是表征,是针对当下的止痛药。它不仅掌控社交媒体,也席卷所有文化领域。任何事物都不该带来痛苦。不仅艺术,就连生活本身也要够得上在朋友圈晒一晒的标准,去除可能引发痛苦的边缘和棱角、冲突与矛盾。人们忘记了痛苦有清洁之能,净化之功。讨喜文化则缺少进化的可能。在讨喜文化的表面下。积聚着肯定性之渣滓。人们在这些渣滓中窒息而死。”
“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的作用也如同麻醉剂。这种社会性的长效麻醉,阻碍了认知和反思。压制了真理。”
“幸福预期将人类孤立开来,并导致社会的去政治化和去团结化。每个人都要独自为幸福而奋斗,他成为一件私事。受苦也被解读为自己的失败,如此一来,便不再有革命,取而代之的是抑郁。我们在胡乱医治自己的灵魂的同时,却对那些导致社会扭曲的社会关联视而不见。被恐惧与不安折磨时,我们没有归咎于社会,而是归咎于自己。”
“新自由主义的幸福预期强制我们进行内心的反省。从而使我们忽略现存的统治关系。它导致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去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性的探究。有一些苦难,本该是社会的责任,却被私人化、心理化了。有待改善的不是社会状态,反而是心理状态。要求人们优化心灵,实际上是迫使人们去适应统治关系。这种要求掩盖了社会的弊端。”
“大流行病的行事作风与恐怖主义相似,都是将赤裸的死亡直接抛于赤裸的生命面前,并由此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被生存癔症控制的社会,是一个僵尸社会。当我们的关注点仅为生存,那我们与病毒这种不死之物无异,同样只为繁衍,或者说只为生存,不为生命。”
“当分离带来痛苦时,关联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感受到痛苦时,他才是真实存在的,也才是真正爱过的——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痛苦的世界,是一座同质化的地狱。那里的基调是漠不关心。”
“妥协社会里的长效麻醉模糊了世界的真实,数字化也越来越削弱了抵抗。导致了相对、对立、以及对抗体的消失。不停的点赞导致一种钝化,使真实瓦解。数字化即麻醉。在充斥着虚假新闻和深度伪造的后真相时代,产生了一种对真实的无动于衷,或者说对真实的麻醉。”
“痛苦使精神能够创造一个与现有世界相对应的、有疗愈之功的、宜居的‘反世界’。”
“尼采也会把我们的社会称为妥协社会,其特征是生命感受到大幅衰退。生命被削弱为一种舒适的生存,健康被奉为新的女神。”
“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尔洞察了一场文学危机,在他看来,文学不再有能力创造出新的语言:‘十几二十年来,文学领域几乎一片荒芜,寸草不生。出版物如潮水般涌现,精神世界却一片死寂。原因就是一场交际危机。全新的交际手段固然令人赞叹,但它们却制造出巨大的噪声。”
“精神即痛苦。唯有通过痛苦,精神才能获得新的洞见,获得更高形式的知识和意识。”
“不去正视否定者的肯定者会渐渐凋落成‘死的存在’。唯有痛苦之否定性才能使精神保持活力。痛苦即生命。”
“唯有活着的、能够感知痛苦的生命才能思考。人工智能恰恰缺少这种生命。”
“永远去创立,同时也必须永远去打破。……。没有痛苦,就没有革命;没有奔向新事物的征程,也就没有历史。”
“如今,像耐心与等待这样的精神状态也日渐消磨。强制追求全然的可用化,使人们失去了真实性。而耐心与等待,则能使这种真实性再度变得触手可及。”
“云格尔对痛苦的反思始终受到规训理念的影响。他甚至将摄影、电影等现代媒体也归类为规训技术,该技术的目的是要降低人类对痛苦的敏感度。现代媒体表面上服务于娱乐,而实际上却在规训视觉:‘广播电视、电影等全媒体的娱乐属性背后。隐藏着特殊的规训形式’。可以说,镜头是人类的眼睛受到规训的视觉之化身,而摄影就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残酷的观看方式的一种表现,电影也同样表达了超乎寻常的冷酷。”
“我们如今并不是生活在一个规训社会,而是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这里的一切都是可消费的。大众媒体与互联网上充斥着描述痛苦和暴力的图像。这也迫使我们成为被动而漠然的冷眼旁观者。这样的图像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在认知层面对其进行处理,他们强行闯入感知。”
“大量描述暴力和痛苦的图像,导致感知与行动完全脱钩。因为行动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关切。而我们注意力如此分散,以至于无法产生关切。”
“同情心的日渐丧失,指明一个极深刻的事件:他者的消失。妥协社会消除了作为痛苦而存在的他者。他者被物化为对象。而作为对象的他者不会带来痛苦。数字媒体也进一步推波助澜,使他者消失。他者如果被剥夺了他者性,就只能任人消费。”
“当‘爱’作为我们与他者的深刻关联时,他会向我们袭来,并使我们受伤。然而,当‘爱’只是消费时,他无伤无痛,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