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1:釜山行(11)(2 / 3)
“从朝鲜来的?”麦克尼尔还记着自己不久前得到的消息,在他被市民殴打并因米拉的报警而滞留警察局的当天晚上,北方的二号人物金斗源因可疑的车祸而身亡,“……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很大,我听说许多韩国人都怀疑这些从北方逃亡的家伙是间谍,因为过去确实有间谍假借逃亡的名义潜入韩国。”伯顿的义体化程度比麦克尼尔稍微低一些,因此他才能冒充食客,“这个姓姜的韩国人,是小时候被父母带着一起流亡到韩国的。”
“你工作的那家夜店里,有没有某些涉嫌犯罪的顾客提起过和他有关的事情?”
“情报很少,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叫姜德顺的什么连环杀人犯,是按照别人的订单去作案的。”伯顿虽然对杀人犯不感兴趣,在麦克尼尔的要求下,他还是勉为其难地拿出了自己过去用来反恐的调查方法追查嫌犯的下落,“但是,他接过什么委托、曾经为谁工作,我现在还一无所知。等我拿到了证据,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
麦克尼尔无法继续等待,负面效应的后果会由每一个难民来承担。更糟糕的是,即便他本人拥有足够反抗的武力,却只能选择在暴力面前妥协,因为他的反抗会带来对方更加疯狂的报复——大部分难民可不像他一样有足以自保的格斗技能。这些陷入某种狂热中的市民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所有人都会相信造成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不断地输入釜山的难民。
想要扭转不利局面,或许只有一个办法:找出从事这种国际人口贩卖生意的幕后黑手,把其中一部分难民的犯罪活动和这一集团联系起来。这只是为了让他自己避免被人继续纠缠的必要自保措施,绝对不是为一部分难民的犯罪活动进行掩护。
除了伯顿可以利用他在夜店担任保安的职务便利获取信息外,麦克尼尔还有另一个重要帮手。米拉·基利安既然能轻而易举地将任队长甚至是帝国军在麦克尼尔的电子脑中安装的后门拔除,麦克尼尔打算让她尝试做一些更加危险的试探,这有助于麦克尼尔迅速地锁定目标的位置。出于谨慎,在他打算用某个借口说服米拉之前,麦克尼尔首先联系了舒勒。
我发现了一个将我们原本打算用来获取行动资金的计划用于新场合的机会。舒勒兴奋地对麦克尼尔说起了他的发现,我们这个项目组正在开发自动瞄准系统,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包括对目标的有效识别。于是,我借着这个机会向那些正愁没借口继续索要经费的官僚提出了这个设想,他们很快就接受了。
你肯定夸大其词了。
没错,我和他们说,这个新程序配合我们开发的自动瞄准系统,会在混乱的巷战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如说,一个帝国军士兵发现了友军,他的眼前就会自动出现对方的详细身份情报……
确实是个不错的构想,用来做幻灯片是足够了。麦克尼尔终于看到了一丝摆脱贫困的希望,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把类似的想法告诉韩国人?
你在想什么?出乎意料的是,舒勒明确地表示了反对,严格来说,这么做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帝国军能这么明目张胆地研究这些东西,仅仅因为美利坚现在是个帝国了。哪怕它还有着一层合众国的皮毛,这些项目就会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
当麦克尼尔告诉舒勒他准备利用米拉去入侵釜山市当地的数据库以便寻找那个连环杀人犯时,舒勒警告他,有这种本领的人物不可能和外界没有任何接触。
说不定她已经被某些机构雇佣了。
也许吧,互相利用本来就是必不可少的经历。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连广告都成了全息投影,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往往也要用全息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只要麦克尼尔能够随时随地看到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他就能够锁定姜顺德的位置,从而想办法终结这个连环杀人犯的罪恶行径。米拉完全没有拒绝这个奇怪任务的想法,她甚至有些跃跃欲试。麦克尼尔对她解释说,自己最近正在追查这个杀人犯的下落。
按照麦克尼尔的想法,只要米拉能在监控摄像头的画面中搜索到姜顺德的身影,他就可以循着对应的路线去堵住那个杀人犯,然后像教训贩卖器官的打手们那样教训这个真正的罪犯。上次他吃了不了解法律的亏,这回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姜顺德是警方认准的犯罪嫌疑人,难道警察还会因为难民协助警方逮捕一个杀人犯而反将难民抓起来?
持续一日的工作结束了,名叫尼尔·所罗门的厨师消失在了餐厅门外,取而代之的是名为迈克尔·麦克尼尔的专业战斗机器。
米拉传递的情报让有些疲倦的麦克尼尔产生了一点兴趣,她的发现解决了之前困扰着麦克尼尔的一个主要问题:那些视频的具体拍摄地点。视频拍摄者和他的团队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对背景进行处理,或是干脆伪造背景环境,这些并非麦克尼尔所能预测的。如果出现在那些视频中的背景是真实的,那就说明这群丧尽天良的怪物选择在一些仓库或地下室中拍摄视频。虽然不排除釜山存在私自建造的仓库或地下室这种情况,仅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麦克尼尔能够找出当地所有的仓库和地下室位置并进行逐一排查。就算是东躲西藏的罪犯也不能一直藏在深山老林里,只要这些罪犯暴露了部分证据,他们离自己的死期就更进一步。
——如果法律不能惩罚他们,麦克尼尔不介意采用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