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总结及请假(2 / 6)
《d小调第三交响曲》是马勒作品中最能反映尼采哲学的一首,体现了马勒对于《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超人”精神的顶级理解。
这部作品的主旨思想,百度百科就不粘贴了,我的个人理解是这样:假借“讴歌大自然”之名,描述世界从空无的混沌起始,先经过从无到有的突破,又从低级的植物变为高级的动物和更高级的人类,最终升华为天使和爱的启示的过程。
或一言以蔽之:“升得更高”。
所以说,没有哪部音乐作品的内核有马三这么“密教模拟器”了,没听过马三的教主人生是不完整的(。
这本书最初在设定力量体系时,将辉塔的主体攀升结构设定为六重门扉,就是我在马勒《第三交响曲》六个乐章的结构中得到的启发,而马勒将原计划的第七乐章删除,放到了《第四交响曲》,也是对应了第七重凡俗生物无法打开的穹顶之门。
在全书中,这一卷的特殊性就不言而喻了,而“夏日正午之梦”的命名,注定了整卷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的剧情都要全部以梦境的方式呈现。
想要写梦境的话应该是什么感觉呢,我也没写过,最开始是试着归纳了一些关键词:比如恍若隔世的时空感、如梦似幻的氛围感、时断时连的抽离感、被隐藏的理性人格、高涨的艺术激情,以及,梦境醒转时如气泡破裂的突如其来
所以最先想的是,要不要在结构设计和章节命名上搞点特殊化。
这么一想,在这一卷我对“结构”的执念就深起来了,甚至为了表现不真实的梦境,放弃了现实化的“写作结构”,而是采用了艺术化的“曲式结构”,大致按照《马勒第三交响曲》的篇幅比例来分配剧情:最长的第一乐章是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六乐章是第二部分,两部分章节数大致相同,尾声做适当的自由延长。
如果把终章的加更当作两个数字算,在数量比例上它们是54:1:1:12:12:14,基本达到了我之前对“曲式结构”的设想。
直接用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编号+副标题这样的命名方法,之后应该都不会再有了,也算是一个不同的尝试。
其次就是尝试调整了主线叙述方式。
以往的处理方式,都是音乐线和神秘线交织推进,虽然音乐与神秘最后都交汇到了一起,但事件其实还是分开的,比如“巨人”卷范宁先完成快闪,后与幻人战斗,“复活”卷先写范宁探索遗址,再写卡普仑完成首演。
总得来说是线状叙事结构,音乐推一段,神秘推一段,交替进行。
这一卷则是“轮状”叙事结构,线索是从四面八方往中心涌过来的,就像梦境中纷至沓来的睡眠群象。
到了结局时,所有东西撞在一起,音乐演出中夹杂了所有的所有。
以往音乐会我直接写曲子是怎么演的就行,最多加一些听众或演奏者的心理活动,而这场音乐会,光我大纲里列出来的要收的线就有:
1《第三交响曲》的音乐描写本身;2“谢肉祭”仪式的整个伏笔回收;3范宁内心对梦境的解析;4范宁终于晋升邃晓者;5裂解场伏笔——琼与“绯红儿小姐”的对拼;6“瞳母”、“失色者”、“裂解场”的后期线;7手机伏笔——特巡厅和范宁的收容竞争;8狐百合花伏笔——解决波格莱里奇的压制威胁;9吕克特大师、露娜与夜莺小姐的结局:南国的历史投影
就这样,每隔几百到一千字,就拉一根牵过来的线引爆一个,坚决不做无聊的打斗注水,全部都是为了实质性推动出结果,然后,迅速地结束,感情一到最高潮,就马上像气泡破裂,尾声不要留太多文字余地,别让读者把情绪全释放出来了,梦醒了肯定要有点失落感嘛
想是这么想的,但可能也就是这么放飞了,所以订阅一直在掉
不过,总归是连滚打爬地写下来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最后一点特殊的尝试,就是卷首语中的关键词,在剧情各处频繁地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