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逛街(1 / 3)
李泰走后,李承乾将自己连夜写好的心得体会递给了李二。
李二接过厚厚的一叠纸和《审计手册》,心道自己这好大儿怕不是又从李枫那里弄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啊。
他先翻阅了一下《审计手册》,看完后喟然长叹道:“若是把他李伯安放在民部,只要他愿意,怕是要不了三年,他就能把国库都搬空了!”
李承乾听到李二的感叹,赶紧说道:“阿耶,儿臣认为以叔父的本事,他可能看不上国库里那仨瓜俩枣。”
李二被自己儿子的话噎了半死,心中暗骂:小兔崽子,就算你说的事实,但是你为什么要说出来?显得你能?
“说说你对书里的内容的看法?”
“看法都在你手里呢。”不过,他显然是没胆子说出来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说道:“儿臣以为应当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力度,以防出现大规模贪腐的事情。”
大唐虽然已经建立了十年,但是官吏的主体依旧是前隋的官员。这些官员大多在前隋那会儿就是贪赃枉法的主,指望他们能廉洁奉公,不如指望狗改了吃屎。
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无论中央如何加强集权,对地方的掌控始终是有限的。地方对中央的阳奉阴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中国官吏自古以来的传统技能。
“具体说说看。”
“儿臣认为应当成立审监寺,位同九寺。下设二署,审计署专司审核各级官府账目,监察署专司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一旦发现问题,涉事官员即交由大理寺进行调查审判。”
李二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问道:“那审监寺的官员应当如何安排?”
“可以从世家大族的年轻官员中选拔人手,采取交叉作业的方式。每份账本需进行三次审核,若是三次无误即通过。监察也可以如此,各地监察官员定期调换。”
李承乾的这一套在这个年代相当的鸡贼,一旦后面的发现了前任没有发现的问题,前任就要承担责任。如果为前面的掩盖失误,那么一旦事发大家一起完蛋。这就会敦促前面的官员加大审查或是监管力度,毕竟就是亲兄弟也不一定会舍了他的前途给你擦屁股。
这一招对于官官相护的世家官员们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能起多大的作用就要看最终的结果了。
“阿耶,儿臣认为可令史官编写一本实录,记录本朝所有的贪官污吏,将他们的出身、履历、举荐人、所犯罪行详细记录,让他们好好的遗臭万年。”
“嘶!”李世民被自己好大儿的想法惊的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在戳那些官员的肺管子啊!
这是个极其重视名节的时代,名声不好是真的会臭大街的。吕布为什么名声臭被骂三姓家奴?还不是他为人背信弃义、不忠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