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入门(1 / 7)
演员是一门很吃状态的行当,无论当下比较广泛的斯式体系还是别的体系,都难免状态、默契、演员本身与角色距离的影响,而且上限越高,波动的幅度越大。
在过去,徐容还未曾下定决心当个好演员时,他更看重幸运大转盘的“过目不忘”,因为若是猜测的不差,这个特质的普适性能让他在很多行业混的风生水起,但如今,他越发的渴望“恒定巅峰”的特质。
尤其是随着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他越发意识到保持中正平和的状态的重要性。
一场戏拍完,他走到场边,坐在椅子上,仔细回忆着刚刚那场戏与之前拍摄时的细微差别。
思索了半晌,他从王亚芹那儿要过了手机,在备忘录上记下了“设计非常重要,于戏、于己、于人,都非常重要(待后续验证。”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刚才的那场戏,是尝试,也是模彷。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耗费心力。
因为他不仅仅要考虑自身如何呈现,还要顾及同演者的反应,通过节奏、肢体、语言,引导对方朝着自身希望的形式表达。
刚才拍的时候,他放下水杯,视线转向高宝,就是在暗示她“我要说话,你得看着我”。
而后探过身子,视线微仰,是在逼迫她不要再盯着自己,因为她的一侧是镜头,一侧是窗帘,她不可能把视线转向两侧或者仰头避开,那么唯一的选择只有把视线下垂。
而后又特意做出手势,再把她的视线拉回来。
这些有的是拍前就设计好的,有的是临场反应,因为是他跟高宝的第一场戏,对于她会做出何种应对,他事先也不能完全推断。
灵感来源于和李雪健老师的第一次合作。
相比之下,他感觉自己还是差了不少火候,当初李雪健老师戴着墨镜,单侧嘴角下压,直接给他整的连词都忘了。
其实那个时候,以他的状态,只需要完整的把词说出来,就是一场好戏。
不需要考虑体验,也不需要考虑技巧,念词就完了。
虽然都达到了相同的效果,但是本身是有区别的,他有意减少了自己的即兴,没法像李雪建那样,一场戏前后两种不同的演法,造就他同一种懵逼状态。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有得必然有失。
高宝毕竟不是吴钢,一句词能玩出花来,不过难能可贵的是,高宝是个会演戏的,至少会跟着节奏走。
在徐容思考的功夫里,刘疆同样陷入了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