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徐容(1 / 4)
“头稍微平一点。”
“不是让你低头,别拿着劲儿,放松。”
徐容刚出场就被尚长容叫停,他停了下来,思考着尚长容要求背后的意思。
戏曲对程式化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但是这种苛刻背后并非吹毛求疵。
如戏曲的步法,进退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废步,而且不同的脚步有不同的节奏,如夹杂在各种身段中的上步、倒步、撤步、蹉步、曲步、垫步、盖步、醉步等,不同脚步之间不同的节奏是与身段架式相匹配的,一台戏都是有机的成体,脚步的节奏把握得好,根才立得稳,身段架式才能美,而且这种美不单单是从正面瞧着好看,从四面八方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好看。
徐容思考了约摸十秒钟左右,问道:“您的是意思是不是说窦尔墩虽然也是架子花脸应工,打四击头亮相出场,但他不是曹操,更不能是费德功?”
“应工”指本来常演某一行当的角色,有时也突破行当去串演非本行的其他角色,这种串行演出一旦形成惯例,便称为“应工”。
徐容说完了,再次走了一趟,这次他浑身上下放松,起重落轻,考虑到窦尔墩是个扶危济困的英雄好汉,他俩胳膊稍微往垂了一点,同时打开的角度也稍微大了一点,视线也不再刻意望像侧下方,而是平视前方,在放松的同时,以更敞开的胳膊呈现人物“刚健、胸襟开阔”的一特点。
对于胳膊到底要打开多少、下垂多少,他其实也并没有明确的尺度概念,只是根据心中的某种不太清晰的感觉走的。
表演作为一门技术,又不像其他严格遵循物理原则和数学法则的技术一般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在相当的技术掌握下,不同样演员之间呈现的差异,就是天赋、文化、阅历的差异。
尚长容瞧着自己还没提示,就近乎无师自通的徐容,在欣慰点头的同时,又不免泄气。
学生天赋好是好事儿,可是学生不仅天赋好、悟性高,在表演这门行当又站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当老师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
他仔细观察着徐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字的吐字发音,戏曲和戏剧学习的不同点在于戏剧都是从各种基础的练习开始,因为戏剧培养的不是只能演某几台戏的演员,但戏曲恰恰相反,即使是成名多年的角儿,其拿手的戏也是有限的。
但这种专精导致的结果就是极致的专业。
尚长容记得自己学戏时,师傅和父亲的要求都是让他学“专业”,但是徐容却不同,如果他告诉他“为什么专业”,他心里就忍不住怀疑。
他总是下意识的去探寻几百年来每一个同行都觉得理所当然的行为背后的“为什么”。
最初,徐容层出不穷的“为什么”简直把他折腾的要死要活,老先生都是那么教的,哪有为什么?
徐容隐约猜得到尚长容的难处。
戏曲有其指导理论吗?
肯定是有的,只是因为既有京剧、昆曲、豫剧的类型差异,又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区分,如果要概述中国的戏曲体系、理论方法、具体技巧,其必然是一门相当庞大的表演体系。
可是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融会贯通,也就导致了戏曲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至于其具体实操,只能口耳相传,更不用提每一个细节背后的缘由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过去多年的表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唱功的磨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