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呐喊(1 / 1)
当感到百般聊赖之余,便踱步在空间不是很宽广的室内,心中可能有着一些压积的郁闷。着实让人无奈其中的不可名状。这应该就是经历给我们历练的机会,而我却怎么也不能喜悦起来。喜欢遐想,可能是痴人说梦罢。但还无可救药地去尝试,尝试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有些许的信心的事情,而非是为着体验新鲜感,最终败得体无完肤。
这不是我们要去的结果,但结果也不是我们能够去完全掌握手中的,生活有着我们无法想象是无可奈何,这样便分化出两种人物的生活状态。
一种是感性多于理性,她们有着感伤的情怀以及敏感的心灵,这也不是心理学者眼里的疾病,而仅仅是性格使然。这种人当中女性颇多,容易触景生情而久久不能恢复。喜欢听着唯美的纯音乐或者轻快的民谣曲目。听着歌词的描绘,旋律的悠远,眼角已情不自禁湿润,内心最软弱处也已触动不已。
另外一种便相反,理性多余感性,他们有着明智的思维以及清晰的逻辑,这确乎也是经历不同的缘故。他们善于去观察数据变化,动手操作的实践的行为。
让我大谈关于人的问题会感到很大的棘手,便只好作罢。看着桌子上整齐摆放的书籍与水杯,也不是水杯,也就是三支装水的瓶子罢了。它们如此循规蹈矩,可能已经被主人所寄于的规则与规范侵染,达到不可救治的田地。毕竟它的主人是那般得墨守成规,俨然是个本本主义者。
人的思想大部分都是从后天学习与经历所获得,而思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值得过多去评头论足。也许这只能是我的一种虚幻而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但有之总会比过没有好得多。
现今的世界可能会是古人所期待已久的,也许也不全是这样的。缺失掉那种纯粹与本性,掉了生活的灵魂,被替代为是浮躁与欲念。古人期待的其中的变化,那些往正确方向发展的部分,生产生活丰富多彩,产业化不断更新,世界之间联系加深与紧密。而人们的思想文化却是空乏与干枯,人的本性说着极大的影响,影响具有两面性,而正好是往坏处伸张。
可能是正中那句话,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会产生着变化,甚至突变,其中的劣质性我们无法去把握。
我不敢去呐喊什么,一丝也没有勇气。是去谈一部分人群浮躁地失去该有的善意,而沦落成冷若冰霜的人间,让人无法接近。呐喊着该劝人们去除内心伪饰的面目,真实而本能去做事,形成自己适应的状态去生活。
名利化与功性主义已席卷进我们的世界里,保持住我们的兴致。以兴致去倾听与书写故事,去倾诉与畅谈。
当我们融入世俗的世界里,不得不去适应那些以前厌恶的浮躁感,而现在却不仅仅是要选择,还要去面对。真是我们的苦闷,有着自己的思维,而是迎合他人的眼光。
保留着内心的纯粹,追求与憧憬那些纯真的思想,而不该去在意他人挑剔的目光与不善的举动。
呐喊,我们就是要纯粹而真实去享受生活。经济富足并不应该成为是定义生活满足度的准签,而应该自我的心态变化,往让自己满意的方向去。呐喊,保持沉默,我们的选择,问心无愧便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