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抓周论宝玉点化众亲人(2 / 3)
“那我们抓到手里得到的多,还是没抓到手里失去的多?”
“自然是没抓到失去的多。”
宝玉点头,说道:“佛菩萨说:一切本自具足,就是说本来一切都有,都可为我所用。可是,人愚昧,非得抓着其中一个两个才安心,却不知抓到手里的极少,还都如流沙般易逝,岂能永恒?故有就是无,无才是真有。所谓放下的才是真正得到的,是也!”
众人听了,无不有所悟。
沉思片刻,贾敏说道:“宝玉,抓周本意只是看看小儿的志向所在,与你所言的有和无,得与失,似无关联啊。”
宝玉摇头说道:“姑妈,世上的路千万条,小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可以,这就是路宽,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比如,可以读书,也可以习武,亦可以种田,再不济,或工、或商均可,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小孩儿抓周,无非是想让孩子抓出大人们的心愿罢了。如若抓了文房四宝,合了大人的心愿,自然皆大欢喜;如若男孩子抓了胭脂水粉,逆了长辈的心意,大人们必然不喜,认为这孩子必是色中恶魔。如若抓周真能测志向,那就应该无论抓到什么都开心才是。孩子的志向不在读书,非逼着他去读书,读书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路罢了,你家也逼孩子读书,他家,我家亦复如是,这一条路上挤满了千家万户的孩子,岂不是路窄?岂能不辛苦?”
如海点头附和道:“今日听宝玉一言,才知我这个探花孤陋寡闻、有名无实也。惭愧惭愧!”
宝玉忙躬身施礼,道:“姑父何必自谦?”说着举起自己胸前的通灵宝玉,说道:“侄儿本是愚顽稚童,有些奇谈怪论皆因沾了此物的灵性而已,论真才实学,侄儿与姑父如云泥之别,宝玉惭愧!”
宝玉一脸真诚地接着说道:“再则,姑父以自己的才德,为国为君建言献策,于国有功,无愧于天;姑父以十分之责任,不仅守住了祖宗的荫德,且发扬光大,于祖上有孝,无愧于地;姑父与姑妈琴瑟和鸣,珍爱家人,清正家风,齐家有方,无愧于心。再看侄儿,有何德何能过如此富贵奢华之生活?只不过凭仗祖宗荫德罢了,便享受锦衣玉食,将来能否建功立业暂且不说,能不能对得起祖宗家人,能不能守住这份祖业,未可知也。宝玉,惭愧!”
宝玉眼含热泪,声音哽咽。看他小小年纪,竟有这份自知之明,有这种忧患意识,闻者无不动容。
再看黛玉早已眼泪汪汪。
忽然,屏风后面传来抽抽嗒嗒的哭泣声,如海忙令人挪开屏风,只见贾琏伏案抽泣。贾蓉、贾蔷面带愧色,陪着流泪,只有贾珠紧握双拳,亦是热泪盈眶。
贾母忙问道:“琏儿,你这是怎么了?”
贾琏站起来,用帕子擦擦鼻涕眼泪,答道:“老太太,琏儿听了宝兄弟的一席话,觉得自己猪狗不如,文不成武不就,整日里就知道吃喝玩乐,从不问今天这般富贵荣华的日子是怎么来的?是两位老国公拿命血拼出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孙儿树下乘凉,不思如何浇灌大树,反而食其果,蛀其干,实乃败家子也!”说着大哭起来。贾蓉贾蔷也跟着哭起来。
贾珠红着眼皮,欲上前安抚贾琏,宝玉对大哥摆手制止,贾珠复又坐下。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贾琏等止住哭声。
贾母方道:“人都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琏儿可知是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