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县学借读(3 / 5)
往往多结拜兄弟的,都是因为生在了世道不好的乱世,彼此抱团取暖或者整合力量求生、创业。
而且大家的日子过得艰难,家里的兄弟又少,就只能寻求外援。
林川研好墨,凝神提笔之前,微微一笑,心想,自己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兄弟堂兄弟,何必与他人结拜,增加一层负担。
坐在一起成为了同学,已经是难得的缘分,若是脾性相投,大家可以做好朋友,若是合不来,彼此就当是人生旅途中的过客。
王荣也只是兴之而来,未多加考虑才有此一提,被林川岔开了话题以后,回神过来,也觉不妥。
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揭过此节不再多言,而是低头,各自认真学习,或背书或写字。
时间流逝,随着一声钟响,晨读课结束。
林川开始向后排的王荣打听县学的事情。
“我们县的秀才根本不多,听我爹说只有十二个,想继续考举人的更少,只有八个。”
后排另一个同学接话,“如果秀才以后想考举人的话,每年都要定时回来县学一次…
需要通过学官的监督考核,通过了科考选拔才行,并不是每个秀才都有资格直接参加秋闱。”
王荣多补充了一句,“那些不想去考秋闱的秀才们就不必来县学读书,考试。”
林川和林潭,以及围上来的林海、林江、林述听后都很惊讶,没想到考上了秀才每年还要接着考…
除非秀才们不想着再往上走,否则就要年年来考一回,一直考到成为举人为止。
几人略思忖,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怪不得大伯(爹)不去参加秋闱,这也太难了。”
“大伯(爹)不去也好,倒是不必再来县学受考试的折磨。”
林川、林潭几兄弟都知道大伯的根底,学问不太好,当初也是勉强过的秀才试而已。
王荣指指空着的那些座位道:“你们看看吧,县学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人,有三五个童生,加上咱们这几个借读的,座位还没有坐够一半。”
“咱们这里还是中县,秀才有名额三十人。童生是没有名额的,收的三十人都要另外交费。
县学就是不满名额,而且差的太多,县上才允许差不多可以考童生的人来借读。……”
不然,一个县学就那么零星的几个人,说出去不好听,也太不成个县学样子。
王荣和这个清瘦同学的解释让林川从中弄明白了许多的信息,可与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印证。
区区一个山区县的县学其实也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