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天线(1 / 2)
录取通知书下来后,阎解旷向厂领导报告,厂领导虽然不舍,但最后还是放阎解旷去上学,临走还送了他一张电视机票。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由津门通信广播电视厂生产的“京城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这时候的电视机可是紧俏商品,因为生产能力跟不上,像1973年成立的京城电视机厂生产的牡丹牌电视机,每个月就出厂那么几百台,还要凭票购买,搞得电视机票一票难求,有了票还要排队抢购。每当商场电视到货的消息传开,头天晚上就有不少人来排队,第二天商场一开门,人潮汹涌而来,没点力气你根本挤不到销售柜台,你就等到猴年马月去吧。
当然阎解旷无须排队,这两年他可不是白混的,电视机厂的许多电子元件就是红光厂生产的,作为厂里的技术大拿,他来过电视机厂好多次,认识厂里的不少领导和技术员。所以,他借了辆吉普,叫上阎解放,直接找到电视机厂,从厂内部提货,把14吋的黑白电视拉回锣鼓巷那边。
由于他和苏婉马上又要去上学了,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只好让宋桂兰带到这边照看,况且阎解旷也对黑白电视无感,就将电视放到了这边。
经过一番调试,当电视出现影像和声音后,阎埠贵的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这可是整个四合院第一台电视,倍有面儿。整个胡同上百户人家也只有两户有电视,院里的小孩吃完晚饭就往那两户人家跑,阎埠贵其实也很想看,可又不好意思去,这下自个家就能看了。
但阎解旷并不满意,因为电视只能收到中视一个台,而且影像也并不是很清晰,泛着点点雪花。阎解旷看着电视机自带的拉杆天线,想起前世小时后的室外天线。
造个那玩意对他来说又不难,就是几个电子元器件、外加几根铝管的事,阎解旷就想着等会回去造个天线改善下收视质量,咦!这可是个生财之道啊!阎解旷突然灵光一闪。
此时,随着这两年一大批老干部和老教授得以落实政策,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电视机已经慢慢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再过个几年,全国就会掀起了一股生产电视机的热潮,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当时生产电视机的厂家全国就有几百家,甚至很多县都有各自的电视机生产厂。产能释放出来以后,很快家家户户都会拥有自己的电视机。
但由于这些电视机用的都还是自带的那种拉杆天线,所以接收信号的能力很差,如果能做出一个接收灵敏度高的室外天线的话,无疑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而天线生意绝对是个利润很高的生意。
事实上,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户外电视天线的普及率惊人,在很多城乡的居民区,都可以看到房顶如同竹林一般密布的电视天线,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心动不如行动,阎解旷马上来到五金商店,买了制作天线需要的铝管、馈线、铜丝、螺丝等等,至于电子元件和制作工具,他家里都有,都是他这些年做实验剩余下来的。
阎解旷要制作的是发明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八木天线”,制作简单,以他5级以上的机械等级,分分钟搞定天线框架。
只是在制作天线放大器的时候花了点心思,所谓天线放大器其实就是用来增强接收的较弱电视信号,提高信息接收质量的电子组件,也算是这种天线的核心技术。
这年头国内可没有专利保护一说,为了防止被‘盗版’,阎解旷决定使用双层的电路板。这种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将电路板叠加成多层后,用埋孔的方法将真实的电路板用52一类的胶水粘住,这样的话,想复制电路板的人就无法准确判断真实电路板的布局,而如果想拆开多层电路板,就会严重损坏真实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