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理(1 / 4)
赵明枝自然不知道自己行事被张异如此评判,即便知道,她也全然不会在意。
多次催促之后,她终于拿到了两府拟的封赏折子,伏案细细去读。
赵明枝还没有说话,同样拿着奏章,正坐在她身旁桌案另一张高椅上的赵弘已经跌下脸来。
自回了京,赵明枝就有意识地让弟弟一同参与进重要朝政当中,大事几乎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即便有时候赵弘想得过于单纯,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又常常非黑即白,她也并不纠正,只叫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张单独纸张上,又附于奏章最后,与最后的处置一道造册存档,以待将来比对查看。
而赵弘也没有半分懈怠,每日都认认真真把自己想法仔细书写下来,又去同最后造册的档案认真比对。
见弟弟这样认真,赵明枝自然欣慰。
她自知只是个寻常人,资质不过中上,也无甚厉害地方,从前教自家弟弟做个守成太平藩王都有些勉强,想要教授天子,实在是绝无可能的,思来想去,索性着人去把库房中不少那些个皇帝批注都搬了出来。
也是内廷档案库房的防火做得好,再兼这些东西实在也不值几个钱,狄人虽两回进京,又入宫掳掠烧杀,也放过几回大火,胆大部分保管得最为仔细的存档还是得以保留,其中除却本朝文书,还有不少前朝文书。
她不做点评,只从中选出十余个皇帝批注,分别拿一张张单独纸页誊抄下来,做法很简单,却又最为直观,每张单独纸页开头先是朝代、皇帝名字,随后便是文书本身,再后是天子批注,其中针对内容都是对待类同事情或者问题。
当十几个案例整整齐齐排列起来的时候,足足用了三张长桌拼接在一起才全数放下。
而赵弘进殿之后面对这样桌案,先是吃了一惊,但等看清楚上头文字,甚至不用赵明枝仔细介绍,他已经懂了其中意义。
纵然一向晓得长姐对自己用心,赵弘还是几乎是愣在了原地。
而当他头一回慢慢同时去读那些个从前天子批注,又反复对比时候,只觉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全不够用,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踏实。
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一个天子。
作为仓促登基,仓皇奔逃的新任皇帝,赵弘虽然几乎每日都在经筵,授课者不是当今大儒,便是两府重臣,个个学识渊博,博闻强识,可是人人无不各怀心思。
赵弘并不蠢,又如何看不出旁人各自盘算,如此,对他人所教的所谓“为君之道”,接受起来自然有所保留。
况且旁人不管怎么教,又不管究竟有多少才干,毕竟都不是“君”,位置不同,考虑的问题也全不相同。
大臣们无不外放多年,精于治政,洞悉人心,同样通晓道理,甚至比起寻常皇帝——尤其开朝立国两三代后,连皇城也未必能出得去皇帝见识、能耐要深广太多。
可他们所思、所虑,究竟只是臣子,又如何知道天子所惧、所怕、所思、所想。
但这些批注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