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抵足而谈(1 / 3)
李嗣兴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在思考依靠谁的问题,最后他想通了,这是一场阶层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民族战争,为什么要做选择题呢?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搞过均田令,但是北魏的是最成功的,那是因为这个均田令兼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
均田制并非是简单的将土地分给百姓,而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这种制度下,土地按照人口分配,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可以跟百姓约定在耕种一定年限之后,其中的部分土地归其所有,另外一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要还给官府。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以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集权正是现在的南明朝廷所需要的,这意味着地盘和人口都较少的明军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
分配到土地的农民也势必会爆发出更高的生产力。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要让云贵川的百姓自己卷起来。
同时,云贵川地区的士绅阶层已经被严重削弱,通过均田制让这个李定国领导的战时朝廷能够绕过士绅阶层去直接剥削百姓,获取的资源自然更多。
“嗣兴,这个均田令必须要从长计议,你可以将你的想法写下来,我让金侍郎和龚尚书参详一下。另外要是执行的话,也要等这一战结束之后才行。”李定国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轻重缓急。
“你说的迁移人口的事情,到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本王会安排的。”李定国基本上采纳了李嗣兴的意见。
虽然现在反攻还没有开始,不过李定国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那么确实要按照李嗣兴所说规划好胜利之后的事情。
“嗣兴,说了这半天,你还没有说你自己接下来的的打算。”李定国问道。
儿子是突然间变得成熟了,开窍了。李定国通过这两天的观察,对李嗣兴给予了巨大的期望和肯定。
“为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跟随为父出征,另外一个是留下来为父王主持幕府的工作。正好也可以和金侍郎、龚尚书他们学习一下。为父发现你的心很细,或许在政务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定国到底还是给了李嗣兴一个选择题。
实际上李嗣兴的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是想要留下好好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天天在外面跑,即使想要种田也没有机会。另一方面他又有些向往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父王,孩儿自知领军作战不及父王之万一。孩儿愿意留下来协助金师傅和龚师傅做好战时内阁之事。”
李嗣兴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