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理学之思.(2 / 3)
直到明朝出现,朱元璋拜朱熹为祖,对其所提倡的理学观点大加推崇,并将理学观点当作了他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理学思想才因此而兴起。
而明清两朝,之所以迟迟无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因为蒙古一族将宋朝刚刚萌发的资本主义萌芽给扼杀在摇篮中之外,程朱的理学思想兴起,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使明清两朝的封建统治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后世之人对朱熹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人怒斥其为伪儒,因为朱熹所推广的理学观点整整禁锢了国人思想数百年;也有人尊其为博学鸿儒,因为自宋以后,朱熹是唯一一个“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思想大家。
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在思想界,自宋朝以后,朱熹对后世影响之大,无人可比。
而在萧漠看来,理学的出现,只是历史必然,即使没有朱熹,但同样会有李熹张熹提出同样的观点。比如现在的楚朝,二程并未提出理学观点,已是逝去百余年,更没有朱熹的出现,但同样有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不过,萧漠也知道,即使理学思想依然出现,但其在楚朝并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二程和朱熹虽皆是宋朝少有的儒学大家,但其在当时却并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重视。毕竟在宋朝或者楚朝这样的环境里,理学并没有发挥的空间和成长的土壤。
但想到在另一个时空中,理学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以及其引发的种种弊端,《云溪四书注》虽说只是略微显示了一些苗头,却依然引起了萧漠的注意,隐隐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萧漠并没有改变历史进程的雄心,而理学的出现虽说是历史必然,但如若将来狄族不能像另一个时空中蒙古灭宋那般将楚朝彻底灭去的话,这些理学的观点,也不可能像明清时期那般影响深远。
萧漠现在所犹豫的是,他是否应该把这些已经在文人中出现的理学思想拨乱反正,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毕竟,除开“灭人欲存天理”等那些“心性理欲论”观点,理学思想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但是,自己如果这么做,会不会适得其反,让程朱理学提前兴起呢?
毕竟,“心性理欲论”的出现是历史必然,萧漠如若将后世理学观点公诸于世,即使他抛开理学中的“心性理欲论”不谈,但依然会有人将萧漠所提出的理学观点和“心性理欲论”相结合,使程朱理学提前得到完善。
思考片刻之后,萧漠走到书桌之前,邓尚全察言观色,早已取出文房四宝摆好,而萧漠则用兔毫在宣纸之上,缓缓的写下了几行字。
“五教之目,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即处事之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