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闲情十日(上).(2 / 4)
萧漠却摇了摇头,道:“你如今为官不过数月,眼界尚不开阔,亦不知其中利弊,自然会如此说,但日后怕就不会这般想了,不过,如今我在御史台没什么信得过的人,恐怕还要委屈你在那里多呆一段时间,待日后稳定了下来,你若有心到其他衙门为官,再与我说就是,我自有办法。”
事实上,看到萧漠对肖桓的诸般保证抬举,而对自己却只是一番抚慰,范贯自诩无论能耐还是才学皆还要高于肖桓,虽然不至于因此而对萧漠心生埋怨,但还是有些不平衡的,所以对于萧漠的许诺,范贯并没有推辞,只是点头应是。
那崤州州牧任兴,乃是一名清瘦的中年文士,风度翩翩,眼神明亮,颇显精明。
见萧漠对肖桓范贯二人如此亲切看重,羡慕之余,任兴亦有心表现,轻咳一声后,插话道:“萧大学士,其实在御史台办事,油水固然不多,但想要左迁,还是有捷径的,只要找对了方向,说这御史台是我大楚升官最快的地方,也并不为过。”
萧漠微微一愣后,道:“竟还有此事?我为官尚不足一年时间,其间又有大半时间在外御敌,经验不多,门道不清,对御史台的情况也不了解,却是在这里不懂装懂了,还请任大人指教。”
听到萧漠的话后,任兴心底却是一跳,以为自己的话无意间得罪了萧漠,落了萧漠的面子,连忙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去,却见萧漠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样子,反而神情真挚,似是真心讨教。
放下心来,又有意在萧漠面前显摆能耐见识,任兴终于恢复了一州州牧、从二品大员应有的气度风范,缓缓道:“萧大学士过谦了,这般门道,不过是官场小道,您身份高贵,有所不知,也是自然。却说这御史台衙门,以御史大夫为首,正三品,下设御史中丞两人,从四品,再下面则分别是从五品侍御史、从七品御史、从七品主簿、正八品检查御史以及正九品巡按。”
顿了顿后,任兴对着范贯一笑,却是继续说道:“虽说是以御史大夫为首,但实际上,御史大夫能直接管辖的,也只有负责辅助的主簿、负责办事的监察御史以及负责跑腿的正九品巡按,而御史中丞、侍御史、御史三职虽说名义上归御史大夫管辖,但他们想要弹劾谁、监察谁,却轮不到御史大夫插手,自由度极大。也正因为如此,御史大夫虽说是名义长官,但在御史台,说话却不一定能算数,经常出现某位御史因为声望大资历高,从而在御史台一呼百应,想要弹劾谁,整个御史台都会闻风而动,反倒是御史大夫,或是因为资历不足,或是因为名望不够,应者寥寥。”
“原来如此。”萧漠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般说来,我让肖桓担任御史一职,也是错有错着了。但却不知,任大人为何说御史台升官最快呢?我遍查大楚历史,却也没有发现有谁在御史台升官快的。”
“回萧大学士的话,御史台负责弹劾,有风闻言事之权,对历任帝王而言,即是一柄利剑,用来对付看不惯的臣子,也是一根绳索,让帝王们亦是束手束脚。而御史想要升官,也正在于此,只要揣摩对了当今陛下的心思,陛下对哪位大臣不满了,就率先弹劾谁,称了陛下心意,自会受陛下看重抬举。只是,圣心难测,又哪是寻常人能猜得到的?即使能猜中了一次,又哪里能连连猜中?有时候,陛下对某位臣子大加斥责,实际上却是准备重用,有时候陛下对某臣子封官加爵,但实际上却早已心生不满,只是没有表露,御史们如果贸然跟风行事,说不定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说,在御史台想要被升官重用,是有捷径的,但这捷径,却不好找。”
任兴这番话,对帝王之心的种种评断,即使在“不以言论定罪”的楚朝,亦称得上是诛心之言,如今对萧漠款款而谈,却也是表达忠心的一种手段。
另一边,听到任兴的提点后,范贯反而一脸的无奈,道:“瞧任大人你说的,历朝历代,历任御史,又有谁能屡屡猜中帝王心思?我不过是初入官场,连陛下的面都没见过几次,这般捷径,对我又有何用?”
任兴却笑道:“范小兄弟虽然不知圣意天心,但若论如今陛下对谁最亲近,萧大学士当之无愧,范小兄弟不知,萧大学士还能不知?萧大学士知道了,难道不就等于范小兄弟知道了?”
听到任兴的话,范贯心中恍然,自是大喜。
而听着两人的对话,萧漠也是暗暗点头,明白这任兴虽然因为失地被俘之罪而被召回京中,如今算得上是无权无势,甚至朝不保夕,有感萧漠将他从蛮夷手中救下的恩德、以及帮他脱罪的允诺而主动投靠,但毕竟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眼光经验,远非萧漠这般初手可比。
所以,萧漠对这崤州州牧任兴,以及晋城太守赵顺、梁州城太守郑文同等人,都颇为看重,并没有因为他们曾经失地被俘而有所看轻。
而刚才萧漠之所以在对他们不大搭理,只是一味的对肖桓范贯亲近,倒不是下马威之类,而是在向任兴等人表明,他萧漠对亲信亲近之人,究竟有多么的看重与爱护,亦是要让他们明白,投靠于自己,只要归心用心,今后会有多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