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得势·中(1 / 2)
张奉的大势言论在冲击张奂,家国的顾忌使他内心颇有纠葛。
但想起曹节在绢帛中的劝说:此子出自中宫,虽内心坚韧,胆略远超常人,但若想更进一步,远比你昔年艰难。今若扶助一程,他日其若得势,必可引为强援。而今士族蓄势,只待反扑,若不早做准备,百年后,我曹将尽为稚童口中奸佞。
说到底,曹节还是看重张奉的中宫出身,因为只有他这样出身的人,最后才不会将宦官污蔑至死。
否则,以这数十年宦官集团的所作所为,今后但凡被士族强者重新霸占天下,桓帝及刘宏朝的宦官还不被人写在书简上来骂。
所以为了彼此的身后名,曹节希望张奂能帮一把张奉。而这一步小小的帮扶,或许可以改变他的一生。
至于张奉这边则从张奂问话出口后,就一直默默观察其面相上突然出现的气运。如果和先前猜测的一样的话,张奂的死,同样会改变张奉的命运。
起身缓缓退步,朝张奂长揖行礼,“奉愚钝,愿学张公多年兵法韬略,将来提三尺剑,定天下太平!”
悠悠叹一气,张奂终究还是小觑了张奉,其实刚才他心里也同时在揣测张奉的要求,大概就是获取些张家的人脉与资源的帮助。可最后他却选择了兵法韬略,也就是说刚才他那一席,借大势震慑天下人的话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他想做!
而今日张奂若将毕生所学尽数授予他的话,从此帝国恐怕将会不再安宁。说实话,张奂从军这几十载又怎么会没有兵法心得与总结,只不过他的三个儿子都不善兵法道。唯一幼子张猛,还走的是猛将路线,并非帅才。
这些年他当然也在寻觅传承人,虽然对外宣称他在家闭门写的是《尚书》,其实他也有自己的一份兵法手稿。原本他其实大概也要找到传承人的,便是当年对他有举荐恩情的曹腾之孙,曹操。
此人同样为中宫后人,不至于对与中宫有关系的人赶尽杀绝,又颇有些机敏,张奂其实很属意他。
但眼下面对张奉的请求,张奂又不知该如何抉择。
良久,张奂才喟然长叹一声,“也罢,今日我便以你为关门弟子。”
张奂话语出口,张奉瞬间欣喜,同样身旁侍立的张芝也是惊讶莫名。而张奂却继续道,“但有一言,你需此时当我面前应承。”
“请张公教!”
“若有一日你得势而起,需引弘农张家为同宗。”
一语落下,张芝再度震惊,“阿翁!”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张奂会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押下这么重的注。
说起来,这句话,对张家却只有好处并没有坏处。好比我现在允许你加盟我张家,但你要和我签协议,赔钱你自己担着,赚钱你要分我一半。或许对于张家而言,这次招商无足轻重,但对张奉而言,这却是他起步的原始资本。
何况,在汉末这种大背景环境下,没有宗族的支持,又只能面对天下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