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二章 创始股东(1 / 3)
段三平之前对手机领域根本不了解,后世的时候,他也进入手机领域了,可是时间不长就放弃了,这说明他在技术方面不是很擅长,他擅长的是营销,陈志城就想办法利用他的营销能力来做一些事情,但是在技术上,他还是要请专门的人才才行。
而要想找专门的人才,就只有去挖人,这挖人是最经济的事情,他本来想挖华为的人,但是他试验了一下,没戏,任老先生管理公司还是很有一套的,想从他那里挖人,难度相当的大,只能等待机会。
之前他想跟科健公司谈一下,能不能进行一下合作,大家实现共赢,反正今后的手机厂家又不止一家,大家联起手来共同合作,今后一起发展市场不是很好吗?
但是让科健公司给拒绝了,为什么尼,因为谁也不想培养一家竞争对手,心胸和视野太狭窄了,不愿意跟他合作。
一看是这个样子,他不得不另想办法,而这个办法便是,从科健公司那里挖人,科健公司不是不愿意跟他合作吗,那他就直接从他公司挖人,而对于挖人这事,他太轻车熟路了。
他跟别的老板不一样,别的老板赚点钱不容易,想挖人又不舍得给人家利益,而他只要挖来人,给高额待遇,给股份,直接用钱砸死他,就把人给挖来了。
结果他一出手,就把科健公司的技术副总给挖来了,而技术副总又带来了五六个技术大能,瞬间就让太多多电子通讯公司的技术实力爆增,把科健公司的老总给气的半死,为此他们都向电子部告了状,说他破坏科健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让他马上把人给退回。
他知道后,就向电子部解释,这几人都是他们自愿到他的公司工作的,人才在企业之间相互流动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不允许人才进行流动?
反正他根本不吃科健公司那一套,科健公司是国企不错,但是你不能仗着国企背景欺压我民企吧?你们效率低,还不如把人才让给我,我来用他们。
经过一番协调,科健公司从他手里拿了两百万的人才转让费,这个事情才算罢休,两百万而已,太小意思了,只要找的到人才,两千万他都愿意出。
一九九八年的年底,陈志城主要是忙于这个事情,段三平一开始非常感兴趣,想着把手机厂给建好,可是后来因为他要去竞争标王,主要还是想把VCD厂给经营好,便没时间去管手机厂的事。
陈志城一看,他时间精力不在这事上,那他就不能一直让他来管这个事情了,便告诉挖来的技术副总,公司的事让他多负责负责,等以后段三平再不用心这个事情,就让技术副总直接当总经理。
结果等到段三平以一点五九亿的价格拿下央视的标王之后,段三平就不用心于手机厂了,拿下了标王,VCD的生产销量大增,他还想着去生产手机吗?
一九九九年的标王争夺战没有去年激烈,因为经过一九九八年的下岗潮,国企数量减少,原来支撑标王价格的国企实力下降,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竞争标王的态度冷静了许多,不再非竞争上标王不可了。
而胡金标此时已经失去竞争标王的实力,本来他还想着竞争标王来着,可是因为价格战的原因,现在的现金流非常紧张,根本拿不出上亿元的资金去竞争标王了。
胡金标不去竞争,陈志城今年也没有再去竞争标王,太多多可乐当一年标王就可以了,再多当一年,也没什么意思。
在没有强手的情况下,段三平荣登一九九九年标王宝座,瞬间让他荣耀加身,兴奋之极,因此就对手机生产失去了兴趣,他觉得他的VCD生产才是他最为需要关注的事情,标王一当上,明年产量销量大增,他哪还有时间去想着与陈志城合作搞手机生产。
虽然他在太多多电子通讯公司还有股份,但是他也顾不得这些了,让陈志城自己去弄吧,如果公司倒闭了,他就当是投资失败,损失这一千万而已,但陈志城却损失的很多。
一看他是这个态度,陈志城就对他失了望,本想尊重他在后世对自己的支持,可没想,段三平也没有超前眼光,此次与他合作又是一次失败,看来,根本不能与后世的那些大佬合作,这些后世的大佬,个个都有自己的主意,非池中之物,想让他们为自己所用,有些太幻想了。
如果只是投资给他们还行,要是想让他们直接为自己工作,就不是很靠谱,他们总会想着办法自己单干,做自己的老板。
这说一说就到了一九九八年的十二月份,陈志城想到又一个重要的事情,企鹅公司也就在这个时候成立了。
他是不是要去拜访一下,顺便与企鹅公司的另一位马大师聊聊?
这位马大师跟西湖的那位马大师不太一样,这位马大师有点像理工男,没有西湖马大师那么能说会道,江湖上到处都有他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