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昙花一现(2 / 3)
事实上,大明从太祖建国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防灾救灾。崇祯皇帝在先期所做的防灾救灾,主要也是恢复、强化以前的一系列制度而已。
大明朝在灾荒方面,有严格规定一整套流程,分别为:勘灾,报灾,蠲免,赈济,积谷,捐纳,旌奖等等。
其中勘灾规定,不能只听里长上报什么就是什么,地方主官必须亲自去现场勘查灾情。而报灾从一开始强调不惧时限和不得匿灾,到后来,就强调及时;
蠲免和赈济是救灾的核心,主要是指可以免除灾民的赋税或者改折,使灾民不再付出;或者给出钱粮,无偿或者有偿地给灾民,让他们能渡过难关。
至于积谷,就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的,在各地设立预备仓,专门储藏备赈粮米。捐纳是指富裕者捐谷入仓者,可以得朝廷赏赐散官,旌奖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在万历以前,大明在抗灾防灾这方面,一般多是地方官怠政,隐瞒;但皇帝还是非常积极的。哪怕是传说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还有一心只求长生的嘉靖皇帝,对抗灾防灾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
史上最严重的关中大地震,死伤百姓达八十七万之多,就是发生在嘉靖年间。朝廷救灾也很努力,甚至派去灾区的钦差,户部左侍郎邹守愚都在灾区感染了瘟疫而殉职。
不过等到了万历年间开始,万历皇帝的怠政,就包括了抗灾防灾这么重大的事情,也是因此,大明的国运,从万历年间急转直下。到了明末之后,甚至欺上瞒下,视人命如草芥的情况也变得非常普遍。
比如,户科给事中杨文举奉旨带三十万银赈灾,结果他却一路吃喝玩乐,地方官也乐于奉承招待,至于灾民,早被他们忘记到脑后跟去了。
还有,州县官员事先会探听勘荒官什么时候,从哪里经过。于是,他们就在那个必经之地摆上施粥救灾的架势;堆储材米盐菜炒豆,还高竿悬黄旗,书“奉宪赈粥”,周围全是找来的村民。官不到,一切不动;官一到,就鸣钟散粥;等官一走,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如此种种,一次两次好多次,从万历年间开始积累,等到崇祯年间时,所有累积起来的恶果一起爆发出来,大明不亡就怪了!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对底下群臣说道:“大明疆域广大,如果天灾发生在离京师遥远之地,比如此次地龙翻身,等京师这边反应过来,就为时已晚。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灾区瘟疫横行,也是救灾不及时的体现。因此,朕绝对,对于我大明救灾细节,朕欲和诸位再商讨一下细节,而后颁行天下,令地方官照办,可令救灾能更及时,减轻灾害对我大明百姓的影响!”
对此,底下文官太监,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崇祯皇帝就大明开国以来建立的这套防灾救灾体系,进行了深一步的探讨。在商议了整整一天之后,或者可以说是在崇祯皇帝的主导之下,对现有体系进行了补充,最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给县府这些地方主官规定了具体的灾情级别,比以前更为具体,明确可以先赈灾后上奏。这个在大明朝一开始也是有的,不过后来地方官都不敢这么做。这次崇祯皇帝给了具体的依据并进行了强调。
第二,卫所军队参与救灾。以前的时候,对于当权者来说,军队这个东西是相当敏感的。而且军队的职责,就是种田打仗而已。
不过在崇祯皇帝主导的这几年内,已经陆续有一些地方的卫所军队奉旨参与到了救灾当中去。如今,崇祯皇帝趁着这次大面积地震的机会,正式给卫所军队新增加了救灾的职能。并且相关细节也给予明确:就是什么灾害等级之下,当地主官就可以先行调动什么级别的卫所军队进行救灾。
第三,对于救灾中的细节,包括瘟疫防治等等后续的措施,也全都细化,形成一个规章制度,让大明各地官府能做到有法可依,不至于真要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什么做,不但错失救灾的黄金时间,还会导致灾荒影响的扩大。
最为关键的是,还对地方官府在救灾中的行为进行定责,奖惩都有。发生了天灾,如果救治得力,是可以趁此机会加分的;当然,救治不得力,那是要减分甚至治罪的。
第四,明确规定,在勘灾环节,分明暗两线,会有钦差巡查地方,看救灾情况;也会有厂卫暗中调查,至于厂卫是一波还是几波,是东厂还是锦衣卫,这个取决于皇帝的意思。
第五,捐纳、旌奖两个鼓励民间参与救灾的环节,崇祯皇帝也给予了强调。捐献谷物,或者在救灾中出力大的,最高荣誉是可以获得皇帝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