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岁月静好(2 / 4)
甚至包括农垦。
这些商号雇人在地方垦荒,然后种地瓜用来酿酒,再把酿的酒就地出售,甚至包括把地瓜干磨成面粉直接出售,反正背靠着方家和杨信为靠山,这些商号在地方,尤其北方各地还是很有势力的。杨信的目标就是在各地,尤其是那些干旱缺水的地方,不断以商号进行垦荒,种地瓜酿酒,一旦到了饥荒时候,就把这些地瓜转为救荒粮。而一旦有过一次地瓜在别的作物产量锐减情况下,还能保持足够产量的表现,那么当地人肯定会跟着种。
毕竟他们都看到了这东西价值。
尤其是陕西。
关中的沃野良田早已经成为过去。
这时候的关中除了引泾河灌溉的白渠还能略微发挥点作用,曾经那些灌溉关中大地的水利设施,全都已经湮灭于历史。
除非杨信有能力将关中八惠建成,否则那里终究不能真正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广地瓜,用这种作物的天然优势,缓解即将到来的饥饿时代,虽然地瓜盛世的确很羞耻,但目前这是最现实的选择。不仅仅是关中,实际上北直隶山东河南这些地方,统统都要全力推广地瓜,但土地控制在士绅手中,杨信目前还不具备掀桌子的能力。
那就只能商业屯垦。
以商号在各地雇人垦荒,北方未开垦的荒地还有不少,目前整个北直隶加起来就五千万亩,而现代河北的耕地近亿。
也就是说还有一倍的开垦潜力。
而这里面不用多了,只要有一千万亩,甚至一百万亩能够开垦出来种地瓜也是一个巨大的救荒粮库,今年杨信在天津垦荒区的收获,高达一百万石谷,这些稻谷脱壳后作为余粮卖到京城的大米,直接把京城米价拉回一两内。虽然天津这样的地方很难有第二个,但地瓜的商业屯垦产量,依旧会大幅拉低北方的粮食价格。
这就可以了。
反正在北方那些士绅掀不起风浪。
杨夫人为杨家带来的就是这两块,而杨信自己的就是目前已经增加到三十万亩的天津垦荒田,另外凤阳的垦荒田也超过十万亩,只不过后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足够收益。那里的垦荒田以玉米地瓜为主,产量在养活那些山民之外,剩下的数量并不算多,都加工后就地出售,但那些山民的确吃饱饭了。
除了土地之外就是工厂。
最大的产业仍旧是渔业和水产加工。
而且已经搞出了铁皮镀锡,毕竟东欧两百年前就有,而现在欧洲各国也在努力搞自己的马口铁。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制罐。